文慶盛聽了李野的話,也是愣怔了一下。
不過他卻沒有像“郝高官”那樣板著臉訓斥李野,而是帶著笑意問道:“李野,你們單位去年一共才生產了不到兩萬臺汽車對嗎?”
李野答道:“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我們單位的生產結構太臃腫了,一線工人佔比太低,生產效率更低,
爸,世界主流的汽車廠,每年都是幾十萬上百萬臺的產量,雖然我們一分廠現在人少,但我有把握年產量超萬臺”
文慶盛等李野說完,才耐心的道:“李野,我相信你的能力,但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一口氣給你協調解決五千臺的銷售額,你自己能吃到嘴裡去嗎?”
“.”
李野一愣,立刻明白了文慶盛的意思,心裡頓時慚愧不已。
因為在前些天去文家吃飯的時候,文慶盛跟李野交了個底,他已經跟幾個“好兄弟”協調過了,幾個大單位今年都採購一批輕卡,就選李野的“改良版”130。
像中糧這種企業,下屬不知道多少附屬單位,計劃替換一批老舊車輛,那數目肯定不是幾十臺,幾個同級別的單位加起來,最少也得有個三四千輛。
價格不高、效能不錯,大家都是兄弟,你好意思買個幾十臺幾百臺?
所以當陸知章興奮的咋呼“大單、足足一千輛”的時候,李野根本就沒往老丈人身上想。
老丈人說的是三四千甚至四五千輛,一千輛算個毛線?
可現在文慶盛只是說了一句話,就讓李野理解了其中的權謀智慧。
輕汽公司這兩年的日子並不好過,巔峰時期年產兩萬臺的輝煌其實早就不在了,雖然不說揭不開鍋,但也稱得上吃不飽。
所以這時候一分廠突然拿到四五千輛的訂單,又一時半會兒生產不出來,那總廠分你一半訂單行不行?
你說不行?咱們到部裡去講講道理去,要麼給貸款,要麼給訂單,扯來扯去你不讓出一部分才怪了。
“對不起啊爸,是我想岔了,我這些天也著實有點急,一分廠都掛牌這麼長時間了,還沒開張呢!”
“你著什麼急啊?你這才掛牌幾天啊?”
文慶盛的語氣忽然不悅了:“再說這幾天小渝什麼情況你不知道啊?你心裡不要全是單位的事情,家庭這邊也要上上心.”
“.”
陸知章眼看著李野“嗯嗯啊啊”的答應,臉上的訕笑越來越濃,腰桿子好似越來越彎,跟剛才那個“囂張的女婿”大相徑庭。
沒辦法,文樂渝已經八個多月了,文慶盛當然認為李野應該把心思著重放在女兒身上。
等文慶盛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通,李野才終於掛了電話。
然後陸知章試探著問道:“你剛才是跟文總通電話?”
李野隨意的點頭道:“嗯,對。”
陸知章肅然起敬,雖然後半段李野的腰桿子彎了,但就衝剛開始的語氣,就讓人不得不服。
但陸知章哪裡知道李野對文家的貢獻。
文樂渝現在都不是中新公司重點培養物件,而是重點巴結物件。
潘小瑛肚子裡懷了文家的嫡孫,也是李野的功勞。
再往前追溯一下,文慶盛和柯老師的“回城”,都有李野的一臂之力。
所以別看文慶盛級別老高,但跟李野平時說話,還真不會端架子,甚至李野成了“老女婿”之後,文慶盛還喜歡這種更加“親近”的交流態度。
陸知章在心中表達了對李野的敬仰之後,才問起了正事:“那剛才文總怎麼說?咱們的一千輛能落實不?”
“為什麼不能落實?”李野扭頭看著陸知章道:“我爸說了,如果一次性給我們四五千輛,咱們一時半會兒生產不出來,總廠那邊可能會來協調產能”
“所以我爸說先讓我們生產一千輛,然後再一千輛不過老陸,咱這個生產質量必須要把握住,如果第一批就砸了牌子,我可沒臉再去求下一次.”
“.”
陸知章強嚥一口唾沫,歪著嘴道:“你放心,從今天開始我就住在廠裡了,誰出一個次品我揍誰,誰來搶咱的產能我咬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