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昌北機械公司有千把號職工,指望郭天永幾個人挨家挨戶的調研,那不知道要搞到幾點。
所以李大勇、裴文慧和李野這幾個絕對可信的人物,就被分配成了“調查小組長”,各自帶著一夥人分頭去職工家裡走訪。
當然了,李野這一組名義上的組長是吳炎,他只是個幫忙記錄的,而且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評。
因為李野拿出了後世在公司學會的統計表,把諸多可供考慮的因素全給明明白白的列在了紙上。
這個統計表在後世也許不算什麼,畢竟天天看著那些大神講PPT,閉著眼睛也能學個七七八八。
但是落在李大勇、裴文慧的眼裡,那李野絕對稱得上“我哥大才。”
“這是燒鍋爐的老胡家,他老婆沒工作,兒子在鑄造車間工作,就一間房,去年談了個媳婦兒今年黃了.”
“這是工會老程家,就老兩口,兒子女兒都進城了,兩間房”
“這是我家.我不好說,讓大家說說我家的情況吧”
“你還不好意思說啊?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不就是過的緊巴了點兒嗎?”
“不是不是,我得避嫌,咱日子過的苦,卻不能叫苦.”
“.”
昌北的職工住房情況,比李野想象中的還要複雜一下,在挨家挨戶的調查的過程中,不斷有嚷嚷著叫苦的人,你要聽他們的說法,那可是奉獻了一輩子,虧大了。
但其實吧!那些悶頭幹活咬著牙不叫苦的,住房條件最差,那些大聲嚷嚷使勁叫苦的人,反而住的好一些。
吳炎頂在了李野的前面,板著臉拒絕了好多人遞過來的香菸,一絲不苟的讓自己把情況全都記了下來,被一些人恨得牙癢癢,也被很多人敬佩的豎起了大拇指。
而在調查到最後的時候,忽然有個工人驚撥出聲:“欸,你們看,王廠長跟在我們後面呢!黑燈瞎火的嚇死我了。”
“他跟著我們幹什麼?窩草,我忽然想起來了,王廠長的兒子會不會也要求分房?”
“憑什麼?他才調過來幾天?再說他家裡三口人三間樓房,憑什麼再分房?”
“.”
一直跟在走訪調查小組後面的王廠長,聽到工人的話之後,根本沒什麼反應,因為此時的他,腦子裡很亂。
他知道這會兒自己不怎麼受工人的待見,但是就是忍不住想跟著調查組看看,郭天永到底要搞什麼么蛾子。
剛開始的時候,王廠長認定了郭天永是在走走形式,畢竟他乍然間攬過了管理大權,還得“巴結”單位的幾百號管理人員,保持工廠的運轉。
但是眼看著調查組調查完了,王廠長忽然驚覺到了什麼。
郭天永這會兒乾的事情,怎麼跟好多好多年前的那幫人一樣,好像是在團結大多數.團結窮人呢?
昌北機械廠千把號人,基本上也是符合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人幹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但只享受了百分之二十的資源。
郭天永這種從海外過來,什麼事情都講錢的人,在王廠長看來一定是跟內地的思想反著來的。
但是現在看來,他怎麼比自己還一心為公呢?
王廠長突然想到了什麼,腦瓜子就跟被雷劈了似的,嗡嗡作響。
【壞了,這傢伙來了不到兩年,不但帶來了歪風邪氣,還把我們的看家法寶給學去了。】
。。。。。。。。
因為李野搞出來的統計表格,大家都覺得不錯,所以他在昌北機械公司這邊,比預定計劃多待了一天,
做事情總得有首有尾吧?職工分房這麼重要的事情,耽誤一半天的時間提提意見,出出主意,也算是為了昌北機械的未來添一把柴火。
只不過當被李野精心指導過的分房計劃公佈之後,所有的工人卻又全都不相信了。
早上七點五十分,昌北機械公司的通告欄,被早起上班的工人圍了個內七層外七層,你要是沒有個一米八多的身高,甭想從外面看清楚通告欄裡剛剛貼出來的分房通告。
“你說他們不會騙人吧?這上面說了,只要咱廠的效益好,就加蓋兩棟樓,
這一下子蓋五棟樓,一棟六十戶,算起來三百戶呢!這豈不是家家都要搬上小樓房?”
“家家分到小樓房是不可能的,你看人家說了,其中有一棟樓是技術樓,專門給技術人員的,剩下還有兩百四十戶,可咱們廠你算算有多少戶人家”
“就是兩百四十戶也了不得了,你瞅瞅你瞅瞅,這叫什麼?這叫戶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