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文樂渝已經考慮到跟李野結婚之後,過年期間需要清水、京城兩頭跑的問題了。
她都沒有考慮過“今年在我家,明年在你家”的打算,而是希望透過自己的分擔,減輕丈夫的疲累。
李野不由的想起了上輩子看到的一個影片,丈夫駕車近千公里去岳母家過年,老婆上車之後吃零食、睡覺、刷手機,全程十幾個小時,沒有幫助老公開一會兒的意識。
而文樂渝現在還沒結婚呢!已經把目光放的長遠,知道體貼自己的男人了。
一個願意分擔的妻子,是一個男人生命中最幸運的邂逅。
“怎麼不摁了?就幾下呀?”
文樂渝感覺到李野手上的勁兒小了,有些不樂意,她剛才可真是累著了呢!雖然肩膀不怎麼酸,但李野摁的真舒服。
“哦哦,這邊酸嗎?還是這下面?”
“下面下面,對對對,誒呦嘶~~”
。。。。。。。。
李野和文樂渝按照文國華的約定,進了東城酒店之後直上三樓,拐了兩個彎之後,看到了一個在這年頭還非常稀少的保齡球館。
保齡球在八十年代初開始進入內地,但基本上都屬於豪華酒店的配套專案,玩一局要幾塊錢,屬於絕對的高消費娛樂運動。
想想吧!一個大學畢業生才六十塊錢工資,打不了幾個小時就花光了,一般人真玩不起。
一般人越玩不起,就越是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保齡球竟然被包裝成了一種“高奢運動”,在內地爆發式的發展,最貴的時候漲到幾十元一局的價格。
但其實保齡球這玩意兒,剛開始就不是一項運動。
保齡球最早開始於公元3世紀的歐羅巴。天主教徒在教堂走廊裡安放木柱,用石頭滾地擊之。
他們認為擊倒木柱可以為自己贖罪、消災,擊不中就應該更加虔誠地信仰“天主”。
這玩意兒以前就是一種迷信,只是後來被髮展成了跟斯諾克,高爾夫,網球一樣的“貴族運動”。
等到過上十幾年,眾人嘗試過新鮮感之後,價錢打骨折都沒人玩了。
李野和文樂渝進了球館之後,看到現場十二條球道只有一半人在玩,而文國華正在跟一個短髮女生打球。
文樂渝努了努下巴,給李野介紹道:“喏,那個就是潘小瑛,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她以後就是我嫂子了。”
李野仔細瞅了兩眼,低聲道:“你說她很厲害?沒看出來呀!看看你哥,笑的多歡?”
這會兒文國華正和那個潘小瑛你教我、我教你,看樣子好像相處的非常愉快。
文樂渝低聲道:“聽說她在工作方面很厲害,比我哥還小兩歲,但去年就是正科了。”
文樂渝頓了頓又道:“聽我媽說,她這個正科家裡沒使勁兒,全是自己的本事。”
李野點點頭:“那是很厲害。”
文國華比文樂渝大四歲半,今年二十七,那麼這個潘小瑛就是二十五,去年就是正科,就是在八十年代初這個特殊年代都非常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