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人力車,兩輛倒騎驢,還有一堆破爛傢俱、舊貨,就是他們的家當和收成。
如果按照關慈惠的理解,這些人就是在四九城混不下去,被那些大魚給擠出來的小魚小蝦,在這種遍地土坷垃的地方找點兒魚蟲子吃。
看到關慈英下車,那幾個人倒是熟絡的打招呼:“關大爺,您這是進城了呀?買了什麼好東西?”
關慈英微笑著道:“什麼也沒買,兒子進城打短工,我尋思著也去湊個數,結果人家嫌我老,不要,嗨嗨。”
“那是他們瞎了眼,關大爺的身板兒,比小夥子還壯呢!再說關大爺您祖上也是大戶人家吧!隨便扔給我們一件東西,頂別人幹三年呀!”
“哪有那麼多好東西,我那破地方你們還沒見嗎?不跟你們說了,得趕回家吃飯,回去晚了老伴兒鍋都刷了。”
“哈哈哈哈~”
幾個收舊貨的人和關慈英瞎貧了幾句,目送著他離開。
等關慈英走遠了,他們才互相嘀咕:“改天咱們還得去他家轉轉,那個鼻菸壺咱掙了一百八十塊,可算是吃了口肥的。”
“要我說,咱還是得多去找那個老宋頭學習學習,咱就是跟他喝了一場酒,結果就得了這個訊息,還賺了一百八十塊”
“對對對,那老頭是有本事的人,前天按照他說的法子,還就真看出了那把椅子,一轉手就賺了四十五塊錢呢!”
“草,你賺了四十五都不說一聲,今天中午必須請我們喝碗羊湯.”
“兩碗羊湯算啥,再給你們加倆饃。”
幾個人,都在為了結識一位姓宋的老頭兒高興不已,卻不曾料到,他們早就被老宋那個傢伙算計在了其中。
只不過一些意外,卻是老宋不曾料到的。
。。。。。
韋嘉賢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終於到了淄城,出了火車站又倒汽車,往南四十公里之後,才抵達了一處半掩在山坳中的工業區。
這裡就是淄城的博山區,是大種花的四大瓷都之一,不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還有著此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陶瓷廠。
只不過在後面的幾十年裡,世界第一的陶瓷廠分崩離析,散落在周圍的山丘之上,分化成了數百座大大小小的瓷窯工廠,默默的守護著古老的傳承。
一直等到進淄趕烤的時候,這裡才又被眾人所知,不論是物美價廉的普通家用瓷,還是幾千上萬的精工禮品瓷,都讓來旅遊的人驚呼讚歎。
據某些陶瓷店的老闆說,幾個月的功夫,倉庫裡的存貨全都賣光了,家用茶具都漲到四十塊錢一套了,客人都還不眨眼,以前才賣二十五、三十的呀!
這些實在人,漲了十五塊,就感覺不好意思了。
“您好,請問華民志在什麼地方?”
“您好,請問”
韋嘉賢聞著空氣中濃重的焦煤味兒,一路打聽,在天快黑的時候,終於在陶瓷廠的某一片宿舍,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
“華伯伯,我是小賢。”
“你是.小賢啊!快進來快進來,菊花,我大侄子來了,你快去買半斤豬頭肉來。”
“坐坐,我這多少年沒見著你們了,上次見你的時候,你還沒有椅子高,真想不到,你這是怎麼找到我的?”
五十多歲的漢子盯著韋嘉賢看了好久,才激動的把他領進了屋,又讓老婆買菜,又忙著泡茶。
“我爹臨走的時候,給我留了華大爺您的地址,我也是一路問著找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