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跟一個大人跟一個孩子吵鬧,吵著吵著,忽然覺得對方幼稚的可笑。
文樂渝也曾經是收情書收到手軟的人,她祭出了垃圾箱大法,才讓一眾狂蜂浪蝶慢慢的絕了心思。
而這個王澤昆,顯然也動了不該動的心思,說不定垃圾箱裡那一封封沒有拆封的情書裡面,就有他的一份奢望。
看王澤昆被文樂渝幾句話就問的說不出話的樣子,李野都覺得.要不要饒了對方。
這明顯就是一個有著良好出身,又被家裡人保護的非常好的乖孩子。
這本身沒什麼錯,就是柯老師和文慶盛,對文樂渝也是這個心態。
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安安。
不要以為這很稀奇,李野上輩子見過很多家庭中等條件的家長,超過百分之八十都會這樣培養孩子。
他們不求孩子頂天立地,只求孩子無病無災,順順利利的過一輩子。
所以他們不會把孩子“散養”,而是一路細心呵護,替孩子遮風擋雨,搭橋鋪路,有生之年都給孩子保駕護航。
不能讓孩子缺吃缺穿,不讓孩子受了委屈,一旦跟其他人有了衝突,不等孩子反應過來,家長已經衝上去朝著對方撕咬。
家長也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但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吃虧,就是捨不得視而不見的不管。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習慣性的以為自己接受的理念都是對的。
他們總以為自己抓住了“真正的道理”,其他人理所當然的應該服從他的意志。
而當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又很優秀的時候,這種“理所當然”就會膨脹到極點,直到遇到自己父母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才會迎接一場遲來的風雨歷練。
反倒是一般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品味到了現實生活的艱難,所以被篩選出來的強者,會被錘鍊的更有韌性。
而文樂渝這種家庭的孩子,又是另一種情況。
先別說文樂渝在跟著父母一起下鄉的時候,就經歷過狂風驟雨,就是柯老師對文樂渝的言傳身教,也不是一般家庭可比的。
柯老師在處理很多事的時候,文樂渝在旁邊看著,都能學到很多東西。
更何況家裡還有一個“狼性培養”的哥哥文國華,給文樂渝做著示範。
所以階級的固化,是由一代代人的眼界、心態積累形成的,
除非一代人之中,出現一個智商、心智都超越常人的人物,要不然真的很難跨越,很難很難。
。。。。。。。。。
眼看著王澤昆說不出話來,文樂渝也是冷冷的瞥了他一眼,轉頭抓住了李野的腳踏車車把。
“我來騎車,上車。”
文樂渝舒展大長腿,跨上腳踏車就開始蹬,渾然不顧王澤昆和國斌還在前面擋著,國斌慌忙把王澤昆拉開,才避免了被文樂渝狠狠的撞到。
李野快跑兩步跳上腳踏車的車後座,低聲囑咐道:“你可小心點兒,今晚上說不定就有你蠻橫撞人的流言在你們系裡流傳,這事兒你別管了,我會處理的。”
“哼~,可惜今天騎的是腳踏車,撞不死人。”
“.”
李野回頭看了一眼,發現文樂渝的眼睛裡,醞釀著一場大風雪似的。
到了皂君廟,裴文慧和傅依若已經到了。
裴文慧會做飯,已經開始在廚房裡忙活,妹妹傅依若正拿著一把小錘子,“邦邦邦”把兩根很大的大骨棒敲出一片片的碎痕。
而家裡的保安隊長巴浦洛夫,乖乖的趴在傅依若前面,看著兩根大骨棒望眼欲穿。
“稍等一會兒,馬上就好。”
傅依若把大骨棒敲的半碎,露出了裡面的骨髓,又扔在爐灰裡滾了幾遍,讓骨頭變得髒不垃圾之後,才扔給了巴浦洛夫。
巴浦洛夫立刻叼起大骨棒,一溜煙的從狗洞裡鑽出去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