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苒也拿了個竹筐出來,在底層鋪了厚厚一層稻草,這才把雞棚裡孵出來的十幾只小雞崽放了進去。
她家那隻抱窩的老母雞體型大,屁股下的羽毛又密又厚。
一次孵了十五隻小雞崽出來,除了放在明面上的兩隻,剩下的全部被她帶了過去。
雖然這些雞崽在家沒養幾天,但是個個精神抖擻。
雞舍外的幾個嬸子見了,都誇她養得好。
村民陸陸續續到齊,一個接一個地排隊交雞崽領錢。
直到這時,眾人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怕一百隻湊不夠,家家戶戶都超額孵了。
數到最後,竟然足足有近兩百隻雞崽。
比預想的足足多了一倍。
不過,昨天剛從城裡領了錢回來,大隊長這會正是鬥志昂揚的時候。
“沒問題,一百隻是養,兩百隻也是一樣養。”
收完雞崽,大隊的集體雞舍也算是正式成立。
只不過,眼下雞崽還比較小,剛開始需要有人精細照料。
大隊長安排了之前丟雞的曲大娘和另外一個嬸子過來。
至於吃的,就暫時先用磨細了的麥麩子和玉米粉,拌上剛長出來鵝兒食嫩芽。
過段時間,雞崽兒們長大了,到時候再放出來自己覓食。
對於兩百隻這個數量,蘇清苒也倍感意外吃驚。
原本她還想著找機會幫忙替換一波雞崽,這下看來是不夠了。
只能換個辦法,給小雞崽兒偷偷喂點靈泉水。
反正目前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不養死就行。
......
到了三月底,氣溫明顯又有回升,就連村裡最怕冷的老人也脫去了棉衣。
風吹在臉上暖意融融,還夾雜著淡淡的野花和青草香氣。
青山如故,唯獨成了果園的那一片山坡上換了新貌。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幾周前嫁接的梨樹和桃樹枝條上,花骨朵累累滿枝,正欲迎風綻放。
就連和植物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林玉珍也吃了一驚。
要知道,嫁接的枝條光是癒合就需要兩到三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