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講他就越佩服那些文抄公,穿越後能把各種背的一字不差,甚至能抄四大名著,當真是恐怖。
他只能記得個大概的框架,至於說讓自己寫,也有很多的問題,這個朝代有那麼多避諱,說不定被人扣上帽子,還不如直接就讓古人自己寫呢。
但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核心還是要有,而且要貫穿始終。
老夫不通文墨,具體的潤色完善就都要靠孫先生了。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傻小子的成長之路。
但是打怪升級,美女倒貼一個不差,故事性很強,最終還有如此口號傳出,受眾一定非常廣泛。
過了半響,只見孫有福直接站起來,一邊拍手,一邊讚道:妙啊,妙啊,當真是妙,先生如果說書,在下只能歇業了。
老夫不擅此道,倒是孫先生此書一出,當得天下稱讚。任我行直接道。
難道此書要寫學生的名字?孫有福有些不可置信,他是聰明人,能明白此間利益。
早年科舉不第,後來流落江湖,也明白什麼叫做文貴武賤,弘治六年武舉,有些地方都沒人報考,可見一班。
為什麼?除了文武地位之外,那就是武者根本沒有了這個念頭,各個都在算著自己的小賬。
當然也有部分原因,那就是武舉要進軍隊,一不小心那可就成了軍戶了,多少人逃都逃不出來,誰還傻啦吧唧的進去呢?
自然如此。任我行直接道。
這本書本來就是給皇帝投誠的,江湖自古以來就是不服管教,恣意妄為,可是射鵰英雄傳中的江湖,卻是少有的極為符合統治者心意的故事。
如果真的成了主流思想,愛國熱情就高漲了,這對任何統治者都是大好事。
甚至儒家都會大為推崇,這是教化江湖人,何等功績。
到時候少不了應酬,自己對這些並不喜歡,反而不如把他給推出來。
先生可知道,此間利益乃是,乃是&ash;孫有福激動的話都說不出來,眼睛甚至都有些熾熱,但是眼神中懷疑之色更重。
自古以來武俠如過江之鯽,可是流傳下來的卻是寥寥無幾,為什麼?就是因為不符合世俗思想。
可是這本書出世,自己哪怕死後,也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最起碼也被稱為家。
甚至如果被朝廷認識到期間的作用,說不定會徵召自己入宮講故事,或者是賜官,那可是多年的夙願。
如此大的利益竟被此人拱手相讓,實在是太過於離譜。
此間情形,老夫盡知,天下想要獲得此機緣的人無數,但是老夫卻對孫先生頗為投緣。任我行直接道。
孫有福細想了片刻,也沒有什麼問題,又是站起來拱手道:先生此恩,恩同再造,如不嫌棄,拜師宴上增加一人,不知可否?
哈哈哈哈,也好。任我行見他如此,也是頗為滿意,這名份還是要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