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越獄之我是任我行小說 > 第一百七十六章:荊襄往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荊襄往事 (第1/2頁)

推薦閱讀:

任我行知道他說的是原傑和項忠,原傑是以撫為主,在此開府建制,功成身退,人民愛戴。

項忠以剿為主,譭譽參半,但也是功成身退,不過在民間的口碑就一般了。

「你說這官和官的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錢掌櫃走在前面,還是感嘆著。

「是啊是啊。」任我行隨口應承,看著這位老人,心中雜陳。

項忠兵剿荊襄流民,而原主就在他麾下大殺四方,可以說是親身經歷者,以他現在的角度來看,沒有項忠在不斷地剿殺,原傑的安撫根本不會有用。

荊襄之地在宋元大戰後,就地廣人稀,只有流民聚集,元朝更是因為此,也從未發展此地,等到元朝末年,漢水中游長期淪為戰場,這裡的人就更少了。

而大明朝立國後,朱元璋更是把這裡封禁,不讓人們在此生活,可是隨著天氣逐漸變化,各地的天災人禍不斷爆發。

就讓流民自發地跑到了這裡,這些流民從根上說,在荊襄封禁區,那可是有百年的歷史了。

身在富饒之所,自己種田自己吃,風調雨順,沒有苛捐雜稅,可以說是法外之地。

所以只要早期到這裡的,其實各個都是家產不菲。

唯一的問題就是個人安全得不到保護,出了事情就開始互相私鬥,那個時候的荊襄是法外之地,武林名利場。

剿匪前,這裡的坐地虎就是三家,劉千斤劉通,石和尚石龍,太平王李原,甚至劉李二人都稱王建制,野心可不一般。

大明朝建國以來,荊襄之地才是江湖的核心,嶽不群,方證,左冷禪,甚至莫大等人。

這些幾乎在未來書中有名號的,都在這裡闖下了赫赫威名,才能在回去登上高位。

廟堂之高在外界,目光所至盡是王法管轄之地。

可是江湖之遠就在荊襄,除了沒有朝廷律法,其他應有盡有。

「想當年我們最想要得到的就是一張戶籍,重歸王化,可惜啊,我現在還能想起當年白大人清剿劉千斤,四十多人被凌遲處死,太過於血腥殘暴了。」錢掌櫃的一邊走著,一邊說著話。

任我行聽到這話,內心倒是有些百感交集,他可是這荊襄江湖的全程參與者,這些人看似嘴上都是受害者,當年說不定如何呢。

不由得又回想起了原主的記憶。

成化年間,荊襄之地已經成為了整個大明朝的毒瘤,漕糧從此路過,都要上繳買路錢,可見一斑。

日月神教和朝廷的關係,在普通人眼中,那自然是敵對關係,可是在大派掌門眼中,那就是明牌。

所以荊襄之地,普通人去了是學得一身本事,甚至是闖出個未來,闖蕩江湖,揚名立萬,就此而起。

可是日月神教的頂尖人物進入荊襄之地,那就是自尋死路。

所以日月神教被稱為魔教,幾乎一大半原因,都是荊襄之地所賜,不然只憑借幾個門派造成輿論,那根本形不成這種深入人心。

朝廷起初也是有招撫的意味,曾派了御史金敬前來安撫。

金敬也是戰功赫赫,跟隨宣宗巡邊,兀良哈率軍攻打會州,是他寇退班師。

但是已經年邁,當時要求日月神教派人去保護,幾大高手紛紛推諉,最後就是任我行挺身而出,帶了三百勇士,闖這龍潭虎穴。

到了荊襄開始招收流民編戶,卻不料剛上了戶籍,第二天上了戶籍的三十一戶,就是滿門滅絕,齊齊擺在金敬門口,建起了景觀。

最新小說: 這個江湖:真氣要交稅 穩健修仙,整個修仙界都是我家 絕世蛟龍 武俠世界肝經驗 一字乾坤刀 劍影江湖 秦時之儒門天下 劍出誅天 蝕劍風雲 天下江湖繁華如夢 這個江湖是真狗 江湖大俠令 天青琉璃光 天涯仗劍行 救命,我怎麼出場就是陰謀 以長生入棋 山海為聘 風雪滿城醉浮生 刀劍走春秋 潛淵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