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如何善後二
王陽明說道:“清化一系在安南的勢力是全方面的,在軍中,官府之中,地方上都有人脈。而殿下將莫氏殘軍全部流放的話,恐怕升龍這邊壓制不住清化那邊。”
朱厚煌暗道:“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讓朱厚煌放棄從安南往外面移民,他又不甘心。
不過將來的安南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現在的安南卻不是這樣的。
現在的安南在幾十戰亂之下,雖然還儲存的足夠的人口,並不如大明有人滿為患之症,以至於嘉靖封鎖了東雍移民之事,東南沿海冒死出海,來東雍討生活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王陽明說道:“殿下,狼兵霍亂安南,使得流民四起,或許能為殿下所用。”
朱厚煌說道:“安南流民有多少?”
王陽明說道:“具體數目,臣不知道。但是升龍以南一帶,少數也有數萬之多。”
“好。”朱厚煌對任何能增加東雍人口的機會,都不會放過。
“遷徙人口是第一件事情,孤會讓劉老刀配合王師的。”朱厚煌說道。
朱厚煌說道:“不過,安南該如何處置,還請王師教我?”
王陽明是朱厚煌選定的安南相。
雖然名為相,卻是總管安南一切事務。只是能不能管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為種種原因,朱厚煌不能廢除黎氏之位,而且東雍情況複雜之極,除卻王陽明之外,朱厚煌不知道該派人誰來掌管安南大局。
安南是東雍最富饒的領地,甚至安南之富還在東雍之上。所以能不能利用好安南,對東雍來說至關重要。
王陽明心中早有腹稿,說道:“臣以為升龍久為安南首府,應該繼承舊制,依舊以升龍為治所,落實升龍之戰。升龍附近,數月征戰,多為白地,可因軍功賞田,這無主之田,分賞安南士卒。”
王陽明強調安南士卒,是因為東雍士卒本來就有這種待遇。而且所謂的安南士卒,恐怕也包括了清化軍。朱厚煌不由說道:“好,孤怎麼沒有想到啊?”
朱厚煌明白王陽明的心思,王陽明讓朱厚煌收買軍心,只有軍心在手,即便是政事上有所失誤,也能扳過來。而且朱厚煌還揣摩出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分化清化一系的實力。
清化一系為什麼被朱厚煌忌憚,就是因為清化一系有兵馬。
而將獎賞清化軍的田地安排在升龍附近,無形之中,讓清化軍士卒來遷徙到升龍,這樣一來,清化軍與清化的聯絡,就沒有什那麼緊密了。天長地久之下,這些士卒未必會與那些清化軍官一心了。
“臣以為,當提拔升龍官員,讓升龍官員在朝中自成一系。”王陽明說道。“這一點剛剛與殿下已經說了。”
朱厚煌點點頭。
王陽明說道:“還有就是與沈希儀談一下。”
朱厚煌說道:“孤也想與沈希儀談一下,似乎沈希儀對與我們接觸,非常的忌憚。”
在朱厚煌的示意下,吳鳳儀已經派出不少人去找沈希儀,談一下雙方休兵的事情,但是一直沒有接上頭,或者說沈希儀根本就不接這一個頭。
王陽明說道:“殿下,是北京那位眼中釘肉中刺,他區區一個武官自然不敢與殿下接觸了,不過,他不與殿下接觸,並不意味著不能談了。臣以為,正如我們忌憚他,他在忌憚我們,臣的意思與河北那位土司談談。”
朱厚煌明白了幾分,這是一種間接接觸的方法。
“不過,以上種種,都是安定安南之策,臣在安南怎麼做,就看殿下對安南如何安排,將來一定要將安南化為府縣,還是保留安南國王的位置,讓安南成為東雍的諸侯國。”
朱厚煌一時間也不知道那個選擇比較好,他問道:“王師以為那個選擇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