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安南的統治中心,一直在以升龍為中心的,紅河平原之上,南方很多地方都被當成了蠻荒之地,升龍一帶,在朱厚煌看來,不遜於大明一些內地府縣,而越往南走,就越荒涼。到了峴港以南的地域,與占城國內相差不大了。
這樣的經濟環境就決定了,誰控制了紅河平原,誰就控制了安南。
而俞大猷第一個動作,就是派人聯絡鄭綏與陳氏舊部。要與他們一起對抗莫登庸。
鄭綏自然知道海陽之戰的貓膩,安南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政治上的勾心鬥角,卻一點也不少。特別是安南這數十年來特別的亂,凡是能身居高位的人,都是歷練出來,手腕狠,心思毒。鄭綏非常明白俞大猷的心思,但是不會拒絕這一點,他決定有些事情,下面的人說不清楚,他乾脆輕車簡從,去海雲關見俞大猷。
海雲關上。
如今的海雲關已經今非昔比了。
俞大猷坐鎮峴港,對峴港,海雲關防線非常看重,而海雲關又是要點之中的要點。更是將大把大把的軍費全部扔在海雲官之上。
如今的海雲關早已不見當初朱厚煌攻城的留下的痕跡,整個城頭煥然一新。
俞大猷與鄭綏相對而坐,說道:“鄭大人,果然好魄力。不怕我不利於大人嗎?”
“哈哈。”鄭綏輕輕一笑,鄭綏與莫登庸同輩,早已年過四旬了,這個時代可以稱為老人了,頭上也有一些花白的顏色。說道:“如果什麼也不做,鄭某不過是將死之日,今日死,日後死有什麼區別嗎?莫老兒重奪升龍,爭霸北方,你家殿下坐不住了吧。”
俞大猷輕輕一笑,避開談論朱厚煌的話題,而是說道:“莫登庸是鄭大人的夙敵,莫登庸勢大,鄭大人豈不是危險了,大家殿下願意資助大人,東山再起”
“就好像是海陽一戰一樣?”鄭綏問道。
“不,我家殿下只需要鄭大人陳兵北上,吸引莫氏的注意力就行了,其他的我家殿下自己來。”俞大猷說道。
俞大猷的種種佈置並沒有上報東雍,朱厚煌當初就給了俞大猷臨機輒斷之權。在海陽之戰中扶持莫登庸的事情,就是俞大猷主持的。
鄭綏說道:“好,雍王殿下美意,本官豈能不接受,不過,單單為了這一件事情,用不上本官身冒大險來此。”
俞大猷也有一點吃驚,問道:“那麼,大人的意思是?”
鄭綏說道:“我想知道,雍王殿下對安南是怎麼安排的?”
鄭綏是聰明人,從來不相信世間沒有白吃的午餐。雍王這一段時間對安南的干涉,他稍稍一分析,就知道雍王對安南一定是有企圖的,但是這個企圖是什麼?鄭綏還揣摩不出來。所以他一定要問明白。如此問,並不是鄭綏對安南愛的深沉,要誓死捍衛安南恰恰相反。鄭綏看到了,如果莫登庸大勝雍王的話,那時候莫登庸大舉南下,他是絕對對抗不了的,如果,雍王大勝莫登庸的話,雍王對安南想做什麼,豈不是為所欲為的嗎?
所以鄭綏決定,將自己賣出一個好價錢,所以,向俞大猷詢問,朱厚煌對安南到底有什麼企圖?是想收為版圖,還是其他方面?
只是這樣的事情,俞大猷也說不清楚,不過他很清楚朱厚煌的心思,對於土地,朱厚煌從來不嫌少,雖然朱厚煌並沒有說過,一定將安南收為版圖,但是如果將安南收為版圖,絕對是大功一件,只會獎賞,不會懲罰的。俞大猷輕輕的品了一口茶,似笑非笑的說道:“鄭大人,你覺得我家殿下對安南有什麼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