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屋頂的上方,建有一座小小的塔樓;
而在塔樓的上面呢,又聳立著一個錐形的圓柱體。
這一系列的立體建築,構成了聖彼得大教堂最具標誌性的特色。
金秋團成員們一邊排隊,一邊“嘖嘖“不停地觀賞聖彼得廣場和聖彼得大教堂的外景。
當他們跟隨參觀的隊伍,向前行進了將近二百米時,導遊小羅拿著參觀券趕來了。
小羅給每位成員發了一張參觀券,然後告訴大家說:
“各位朋友,梵蒂岡博物館的參觀券是連票,憑這張參觀券,可以參觀裡面所有的展館。每張票價是1 5歐元。
金秋團成員聽後,好幾個人感嘆說:
“這麼美麗的建築和風景,門票才15歐元?便宜呀,真是太便宜了!”
在參觀的隊伍後面又行進了十分鐘左右,金秋團終於到達了梵蒂岡博物館的進口處。
十分有趣的是,在博物館進口處,可以直接看見與進口相毗鄰的梵蒂岡教皇宮廷大門。
在宮廷大門口,有幾名站崗的衛兵。
衛兵的穿著,完全保持著中世紀羅馬衛隊的裝束:
頭上戴一頂鳳頭狀銀色鋼盔;
鋼盔頂上鑲著厚厚的、鮮豔的大紅纓!
衛兵的身上,穿的是高階面料製作的軍裝,軍裝按人體比例,染成紅、黃、藍三段色彩。
每個衛兵的脖子上,都圍著一個圓圓的、毛茸茸的、銀灰色的護領。
護領看上去象是用狐狸尾巴製成了。
每個衛兵的手上,緊緊抓握著一根兩米長的長矛——那也是中世紀羅馬士兵使用的武器。
宮廷門口的衛兵們,一個個緊繃著臉,神色非常嚴肅,正在畢恭畢敬地忠於職守。
看著宮廷衛兵的裝束和神態,參觀的人們就象受到感染似的,也一個個收斂了笑容,繃緊了臉色,彷彿思緒也穿越到中世紀的歐洲去了。
在“順便”觀賞羅馬教皇宮廷衛兵的同時,金秋團成員隨著參觀隊伍的行進,很快就進入了博物館大門。
在博物館大門裡面,導遊小羅特意找了個小小的場地,將金秋團成員召集到一塊,告訴大家說: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在羅馬參觀的主要景點,就是梵蒂岡博物館!
博物館的總面積是五萬五千平方米!
如果按博物館的佈局參觀,全部看完的話,路程大約是六公里,時間大約要六小時。
今天,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所以,大家在進去以後,可以挑最重要、最有歷史價值的展廳參觀。
請大家記好了,上午十一點整,我們在出口處外面的廣場集合。
好,現在,就請大家跟我去領語音導遊器。
請大家注意,這裡的語音導遊器是租用的,每個租金是七歐元。大家參觀結束後,一定要將語音導遊器歸還到出口處的回收箱中。
因為在這之前,博物館已經把中國、日本、俄羅斯等七、八個國家的遊客,列入了它們的黑名單。希望各位千萬不要因為個人的遺忘,而影響到國家的名譽!”
說完後,小羅還特別嚴肅地朝金秋團成員掃了一眼。
見大家都在默默點頭,小羅覺得放心了,就領著金秋團來到進口處旁邊的一排條桌跟前,用外語和一位工作人員交談了幾句。
那位工作人員立即轉身從條桌後面拿出二十個語音導遊器,動作嫻熟地點交給小羅;
小羅接過導遊器後,再一個個分發給金秋團成員。
領好導遊器後,金秋團便跟隨熙熙攘攘的人群,分頭到各個展廳參觀去了。
麗萍和夢都戴上語音導遊器後,一邊聽著裡面的中文講解,一邊隨著人群前行。
他們先後參觀了博物館中的美術館、伊突利亞廳、署名室、畫廊、地圖廊和西斯遷禮拜堂。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不論是麗萍還是夢都,都感覺到博物館裡的氛圍既高貴、典雅,又*、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