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剛才,我看見第二次下車去購買鑽石首飾的朋友,個個笑逐顏開,興高采烈!大家一定對自己選購的首飾感到特別滿意,也為自己節約了大筆的現金感到特別激動吧?”
開車後,小羅用輕鬆的語言向大家調侃了一句。
“那是必須的!”
山東大漢高聲回答說:
“想想看,買一件首飾,比國內最少節約一萬塊。買上兩件、三件呢,我次西歐之行的團費就有了!那我們這次不就等於免費旅遊了嗎?”
“是呀,剛才,我又買了兩隻鑽石戒指。加起來,我在這裡一共買了三隻鑽石戒指。按劉總的說法,我這次也算是免費旅遊啦!”
那位李姓團友樂滋滋地跟著劉總炫耀了一句。
“嗯,很好!只要大家滿意,我這個導遊心裡也就安慰了!現在,我們就要離開阿姆斯特丹,前往德國的科隆了。”
導遊小羅看大家都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好了,便重新開始介紹後面的行程了。
“噢,我們現在就離開阿姆斯特丹呀?小羅,從阿姆斯特丹去科隆,需要走多少公里呀?”
山東大漢劉總聽了小羅的介紹後,隨即嚮導遊大聲詢問了一句。
“哦,不算太遠。阿姆斯特丹到科隆,距離四百多公里。現在呢,我們先去用中餐,用完中餐後立刻出發,下午六點之前,大家就可以到達科隆。”
導遊小羅細心回答了劉總的問題。
“哦,阿姆斯特丹離科隆這麼近啊!”
劉總點點頭,不再問話了。
不一會,中巴車將金秋團送到了阿姆斯特丹南區的一家中餐館。
金秋團成員下車後,看見這家餐館上的飯菜,還是與前幾家中餐館的飯菜大同小異,大家便沒有胃口了。
團員們隨意地扒拉幾口飯後,就無精打采地回到了中巴車上。
於是,中巴車立即向德國著名城市科隆出發了。
“各位朋友,在前往科隆的途中,我先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科隆。”
中巴車開動後,導遊小羅拿著話筒對金秋團說:
“科隆是德國是德國第四大城市,也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
科隆始建於古羅馬帝國時期,經濟發達,風景優美,名勝古蹟眾多。
歐洲的歷代詩人,為它寫下過無數優美詩篇。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科隆創辦了《新萊茵報》。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說法,叫做——‘沒到科隆,就等於沒到德國’!”
“嗬嗬,科隆在德國這麼重要啊?它是不是象中國的上海?如果外國人去中國旅遊,我們也可以說,沒到上海,就等於沒到中國?”
還是那位山東大漢劉總,聽了導遊對科隆的介紹後,坐在座位上插了一句話。
“對,你這樣比方完全正確!”
導遊小羅微笑著點了點頭,繼續介紹說:
“科隆市區橫跨萊茵河兩岸,就象我們中國的上海,整個市區橫跨在黃浦江兩岸一樣。
科隆市人口不多,總共是99.8萬;面積405平方公里。
它是一個以羅馬式教堂和哥特式大教堂聞名於世的城市。
特別是屹立在萊茵河岸的科隆大教堂,全高157.8米。
它有兩座哥特式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