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人生經歷,張林很少在兒女們的面前提起,張德權他們只知道父親當年是部隊的軍官,後來轉業回家,就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其中,具體的事情經過,張德權他們並不是很清楚。
當張德權收到經濟賠償金後,劉小樹給張林打電話,說明這件事的時候。張林的心裡,還是有一些激動的。
讓這位當年的年輕軍官,沒有想到的是,他當年的種種遺憾。總算可以不影響他的兒子了,因為他的兒子,有了這筆錢後,就可以好好做一翻事業了。而不是像他,只能在這個山溝裡忙碌一輩子。
本來曾經有機會,可以不用再回來的,可是當年年輕不懂事的他,怎麼會知道接下來的生活,會如此艱難呢。
一直以來,張林都希望他當年的選擇,不再影響他兒子的生活。當張德權要放棄繼續考大學的時候,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他並沒有竭力阻力兒子,去尋找屬於張德權自己的生活。
張林很希望張德權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新的生活。這種生活,不受張林的任何限制,甚至是任何的影響。
當知道張德權有了一大筆錢之後,張林又想了一整夜。
在張林的心裡,他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張德權留不留住這筆錢財。常人說,到手的錢財,來得容易,去得也會容易。對於不是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流失。
張林是一個做事低調的人,為了不讓張德權得了一筆不義之財的訊息,弄得全村上下的人,都眾人皆知。所以張林沒有選擇到村裡的張二狗家給張德權打電話,而是把打電話的地點,選在了鎮上的公共電話廳。
為了讓張德權能夠好好的利用,這筆錢財,張林覺得無論如何也得給兒子說一下,提醒提醒張德權,敲打敲打兒子。
畢竟,張德權還是一個剛滿19歲的孩子。年輕的小屁孩,剛入社會,那經得起這麼多的社會誘惑呢。搞不好,這些錢,在張德權的手裡,不知不覺都給敗光了。
想起這樣的事情,如果真發生在張德權的身上,這種千載難逢的機遇,就這麼不知不覺的浪費掉了。在張林看來,這樣的結果,他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接受的。他不能讓自己年輕時候的無知,再一次出現在自己兒子身上。
想到這些事情,張林的心裡,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無論多大了,有沒有成家立業,在他們的眼裡,都還是一個孩子。這樣的想法,在已身為人父的張林身上,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天一大早,張林就來到了鎮上。他很想打個電話,告戒一下兒子,有錢了千萬不能隨便亂搞。
不然,這點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錢,很快就會被敗光的。
當張林來到鎮上,找到一家公共電話營業廳。他坐下來後,就馬上撥打了張德權的手機。讓張林沒有想到的是,他撥打了幾次兒子的手機,他兒子都沒有接。
怎麼會這樣呢?連老子的電話都不接了?當張林撥了兩三次後,張德權還是沒有接他老爸的電話。
正當,張林想要放棄,可是又心有不甘的時候,他的兒子總算是接了他的電話。聽了兒子的解釋之後,他才想起來,自己撥打的是公共電話。被他的兒子誤認為是騷擾電話了。
接著,就有了父子之前的通話。
跟兒子通完電話後,聽了兒子的話後,張林的心裡,總算是放心了一些。至少從他兒子說話的語氣中,看不出他兒子有大肆揮霍這筆鉅款的意思。
張林想了想,他能夠做的,也就這些了。他的勸說,到最後有沒有效果,就只能看他兒子自己的造化了。
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人生的第一桶金,算是出現在他兒子面前了,究竟最後能不能把握住,這樣的人生機遇,有沒有好的未來,就只能看他兒子自己了。
畢竟,人各有命,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