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德權進屋的時候,張德權的老爸,正在跟到他家串門的張大爺聊天呢。
“德權,考上沒?”張大爺關切地問道。
“沒考上,我叫他把專科欄的志願也填報上,他不聽!”張德權的父親,拿過張德權的高考成績單,看了之後,恨鐵不成鋼地抱怨道。
“沒考上,沒事的。人只要有能力,只要是塊金子,總會發光的。如果不是那塊料,書讀得再多,也沒用。”張大爺安慰著張德權說。
“說來也是啊,德權,以前在我們村裡讀小學,在我們鎮上的初中,學習成績算是可以的。但是,這只是在小地方比。上了高中,就是跟整個縣的人比,考大學就是跟全省的人比。我們小地方的人,怎麼能跟大地方、大城市的人比呢。”其實,張德權的父親,心裡也是挺愧疚的。愧疚自己沒能力,不能給兒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之前,他去開家長會的時候,曾問過張德權的班主任老師,張德權的學習成績怎麼樣。老師的答案是:張德權的基礎太差了,要考上好大學很難。
因為你只是考上了高中,但是跟你一起考上的人,也有很多。大家一比較,你肯定就沒有,讀初中讀小學的時候,那麼嶄露頭角,那麼拔尖了。
此時的張德權,心裡也是痛苦的,因為他本以為自己是可以考上的。他也沒有想到,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備考,居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
有一天,張德權的父親對他說:“兒子,要不你再去復讀一年,明年再考。”
聽到父親的話,張德權的腦袋,立馬就暈了,又開始頭痛了。
還要去復讀呀,這可怎麼辦,再說了復讀一年也提不了多少分,特別是語數外,提分很難的。再說他的學習基礎,也不太好。
還有就是每天都在複習,看書、做題、再看書、再做題,想著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又開始頭痛了。
“我不想去復讀了。”張德權回答道。他是家裡的長子,家裡本來就不算富裕,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他們都還在上學。他也想給家裡減輕點負擔。
“那你想去幹嗎?”張德權的父親平靜地說。
“我想自己到外面去闖一闖。”張德權低聲地說。其實他父親心裡也清楚,即使他逼兒子去復讀,兒子也是不會去的。兒子隨他,認定的事情,認死理,絕不放棄。也許,就是這樣的性格,讓後來的張德權,有了後來的故事。
“我想去沿海地區,發展發展!”其實,張德權不去復讀還有一個原因,他以有聽吳金民說過,可以自考大學文憑,與普通高等教育一樣,國家也是承認學歷的。
“要不我給你小樹哥打個電話,你就去他那裡打工。”張德權的父親,想了想,只能這樣辦了。
“行,沒問題。”張德權爽快地說。
“哎!那你就自己出去闖吧!說不定還能闖出點什麼名堂來。”張德權的父親心裡清楚,即使兒子考上大學了,家裡要拿出那麼多費用,也是有困難的。不是說籌不齊,而是有難度。
在家裡玩了半個月之後,張德權就準備出發了。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張德權的母親,拿著給他收拾好的行李,把兒子送到村頭的山邊,遠遠地目送著兒子。
她知道這是兒子生平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去那麼遠的地方,第一次去那麼長的時間。儘管說男兒志在四方,不在鍋碗瓢盆,可是當真的發生了,才知道有多麼不捨。
張德權的父親一直把他送到縣城的汽車站。他要去小樹哥那裡,坐汽車只是開始。由於他們那個縣比較偏僻,並沒有通火車,更沒有機場什麼的。他需要先坐半天的汽車,然後再換坐火車。
由於夏天比較熱,所以父子倆很早就出發了。父子倆一路上都沒有怎麼說話,一是心裡坎坷,二是不知說什麼。特別是張德權,他不知道自己現在的選擇,將來會不會後悔。
不知不覺間,父子倆就到了縣城汽車站。此時,這個小縣城,在張德權眼裡,是他見到的最美的風景。
在上高中之前,他幾乎沒有到過縣城。所以在讀高中後,每當沒課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出去逛街,有時候是跟同學一起去,有時候是一個人。
小時候能夠去鎮上的集市趕一次集,就像過年的感覺,特別高興,說不出的高興。的確,他一年能到鎮上的次數,與農村人過節的次數,是差不多的。
“兒子,我給你買了一些東西,你路上吃,到了小樹哥那裡記得給家裡來個電話,你二狗哥家的電話號碼收好了。”
當時,他們村裡只有張二狗家有一個座機電話,鄉下人根本就沒有用手機的習慣。
在外面打工的人,往家裡打電話都是打到他家去,然後張二狗就會在他家的院子裡,大聲地喊話:“某某某,你家誰又來電話了呢,你趕快來接吧!”
要麼就是外面打工的人,先打個電話過來約好時間,張二狗就提前通知他的家人,到了什麼時間,事先到他家裡等著,到了約定的時間,在外面打工的人,就會再打過來。
“還有你到了,你小樹哥會來接你的,我已經跟他說好了。到了小樹哥那裡,要聽小樹哥的話,有什麼事多跟他商量。他在外面的時間比你久,比你也懂得多。”父親的聲音裡,能夠聽出幾分不捨,也能聽出幾分擔心。
“就這樣吧,記得好好照顧自己,沒什麼事我就先回去了。”說完,父親就走了。留下張德權一個人,靜靜地站在原地。
不久,汽車就出發了,帶著張德權出發了。一路上張德權看著車窗外的風景,是那麼的陌生,又是那麼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