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畢竟還在讀書,沒有專門花時間來掙錢。
如果是三位哥哥在1985年財運好,豈不是更合理一些。
管不了那麼多了。
既然吃著了,也許1985年還是真的能夠掙點錢呢。
至少要掙點錢來交學費。
不能再讓父母為交那昂貴的書學費犯難了。
三個哥哥還開玩笑說,讓張金海掙了大錢的話,可要借錢給哥哥們花。
“不借,不借。
直接拿去花就行。”
吃完早飯,一家人組成了兩桌打撲克玩。
張母、劉母則去幫助喂老大養豬場的眾多豬豬。
農村還有一個習慣,男孩結婚後就要與父母分家單過。
意味著真正成家立業。
以後可以自己做主了。
以前那些哭著喊著要自己做主的人,其實等的就是分家這一天。
只有這一天來臨了,才是真正的獨立自主了。
你想想,一旦分家,就不再受父母的束縛,想怎麼幹怎麼幹。
想幾點起床幾點起床。
這是多少青少年的夢想。
張金林在分家時,分得了他建養豬場的土地。
意味著他就沒有可以用來種莊稼的土地了。
變成了真正的專業養豬戶。
所有的一切希望都只能寄託在養豬這個事業上,否則可能連飯都沒得吃。
他還分得一點點荒山。
由於沒有土地,就把分得的荒山開墾出來,做成了菜地。
免得農村人還要去城裡買菜吃惹人笑話。
還可以節約不少的買菜錢。
一舉多得。
張金海養成的習慣是初一天不會到處亂跑,就待在家裡。
所以朋友們在這一天,也不會主動來找他玩。
中午吃午飯的時間到了。
把除夕夜吃了後的剩菜剩飯熱上。
火速吃完後,繼續在牌桌子上面去尋找歡樂。
初一天,就是這麼歡樂的一天,快樂的一天。
無憂無慮的一天。
讓人回味無窮的一天。
(新書推薦期,求收藏,求推薦票、月票,求讀者大大們大力支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