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還沒看完,他就把公司的技術大拿給叫來了。
下午接了人,直接又去了工廠,從那天下午,一直看到第二天下午。
整整二十四個小時,他們瞭解了星火廠的整個生產過程。
對他們出產的MLCC的品質也有了最直觀的認識,可以說他們的產品,論品質絕對一級棒。
甚至直接就超越了國巨,比起日本的TDK,和村田,都不遑多讓。
當天下午,於總就給星火廠下了幾個億的訂單。
而在參觀星火廠的過程中,他還看到了星火公司的其他兩款產品,續電器和他們的感應開關。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真的是把於總嚇了一跳啊!
要知道續電器這一塊,一直都是日本企業的強項,而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可是任何一個自動化裝置上都不可或缺的裝置。
還有那感應開關,這個也同樣不得了。
現在但凡要使用自動化裝置的地方,比如一家工廠的自動化流水線,那肯定都離不開感應開關。
可以說這感應開關,就是感測器上最重要的裝置。
而這方面,此前一直都是歐姆龍的強項的。
此前說過歐姆龍在很多方面,都做的不怎呢出彩,可唯獨在這感應開關上面,他們做的很出彩。
他的微開關,一直很強,雖然不敢號稱世界第一,但也絕對是這個領域第一集團的。
德國博世這樣的企業,都是他們的重要合作伙伴。
而博世在自動化領域裡的地位,想必就不用多言了吧。
而在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星火公司裡,於總居然看到了不弱於日本水平的續電器和感應開關。
而他之所以瞭解這些電子元器件,也是因為前段時間華威宣佈要聯合BYD造車,他才知道的。
此前華威在尋求突破的時候,就和BYD聯手說要造車。
而當時他們主攻的方向,其實就是車聯網,自動駕駛領域。
而想要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那可真的一點不必想要在晶片領域取得突破難度低。
因為想要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就要在車上裝很多的感測器。
而感測器裡面用的最多的就是續電器,和各種微型的感應開關。
當感測器達到閾值的時候,感測器內的續電器就會根據PLC的設定開始工作,從而讓內部的某些元器件開始,或者暫停工作。
從而達到控制汽車,完成自動駕駛的目的。
整個流程說起來很簡單,但想要真正做到卻非常難。
想要做出第一流的自動駕駛汽車,那你首先就要有最頂級的感測器。
而說起感測器,這可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弱項。
甚至可以說,這感測器才是H國自動化發展的老大難問題,一直都是阻撓我國工業向前發展的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