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人家也給他們做出了回答,按照人家的說法。
這些小區的道路都是公共資源,當然大家都可以進出。
而且這裡的治安狀況也非常好,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偷盜行為。
最關鍵還是這裡的物業,職責非常清晰明確。
這裡的物業就是負責小區的環境維護,和垃圾搬運,服務業主等工作。
可和某國的大爺式物業不一樣,而且這裡的物業費可非常的便宜。
最關鍵是,這裡小區的電梯裡,也有很多廣告啥的。
可這些產生的收益,都是歸全體業主的,可不是像某國那樣會變成物業的利潤。
這麼一聽,陳成他們也就明白了,感情原來真的有隻做服務的物業啊!
然後倆人又抬眼看了一眼,小區裡的建築。
都是樓房,不過這裡的樓房樓層都不太高。
最高也就是十層左右,一般也就是七八層的高度。
可以說密度非常低,而且樓間距也非常大,看起來就格外的舒服。
這可和國內那種高密度的小區,完全不一樣。
他們還問了一下本地人,人家這裡的房子可都沒有公攤。
甚至很多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更是不知道什麼叫公攤。
然後就是這裡的樓和國內最大的不同之處了。
這裡的小區,一樓是不住人的,全部都是走廊。
而且他們大概觀察了一下,這些走廊都是連通的,一層樓的底部,除了走廊,就是腳踏車庫。
然後樓與樓之間,居然也都是走廊連通的,甚至這些走廊能夠一直延伸出小區的門口。
直接到第二個小區,然後就一直連著,如果你步行,可以直接從這些連廊下面走到市中心。
按照本地人的說法,這樣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本地的陽光比較充足。
而且到了雨季的時候,這裡的降雨也比較多。
經常是早上下一個小時,中午下一個小時,晚上又下一個小時。
所以為了方便民眾出行,當地政府就做了這樣的規劃。
哪怕是民眾不打傘,也能在雨天,直接步行到各個他們想去的目的地。
另外更讓他們吃驚的是,這裡的停車位,居然是免費的。
沒錯,只要你在小區買房子,那麼就會送給你停車位。
而停車位的數量,會根據你的戶型面積來決定。
如果房子是一百三十平的三居,那就送兩個車位,如果是七八十平的小兩居,那就是一個車位。
當然既然車位是送的,那就不明確標註了你的車位是哪個了。
反正就是大家晚上下班開車回來,可以在地下隨便找車位來停。
至於外來車,白天也是可以隨便停的,不過到了晚上,就必須開出去。
當然也可以選擇和業主租車位……
聽到這樣的資訊,陳成和他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天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兒?
想想看國內那些小區,有多少都是靠賣車位賺錢的,一個車位動不動就十幾萬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