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一開始晨華汽車定的目標就很高,他們並不打算做低端車。
要做就走高階路線,這可是他們從一開始就定下的企業方向。
畢竟在中低端領域,有那麼多的國內汽車品牌在競爭搶市場呢。
和他們競爭沒啥意思,總要給同行留一口飯吃。
要爭就去爭豐田,賓士這樣既賺咱們的錢,還不把咱們國人當人的車企的市場。
所以他們走的就是中高階路線。
也正因如此,他們起步就從電池搞起,而且起步還直接就是四元鋰電池。
要知道在電池界,大家都公認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而且在寒冷環境中的放電效果也比磷酸鐵鋰電池好。
可問題就是三元鋰電池的造價太貴了,尤其是裡面要用到鈷。
現在市面上的鈷,報價已經是26萬元一噸了。
而且這玩意的主產區還在非洲的剛果,那地方現在還在鬧動亂。
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稀有金屬的價格只會更高。
這也讓三元鋰電池前景黯淡,可是名廚集團卻根本就不怕這事兒。
因為他們有海上開礦船,現在正滿世界的開礦。
什麼價格昂貴的稀有金屬,還有稀土之類的對他們而言,那都不算事兒。
在別家看起來價格高不可攀的鈷,在他們的電池廠裡,那簡直是隨便用。
所以他們起步就在研究三元鋰電池,這也是為了他們研究中高階車的b格準備的。
畢竟現在的電車,你想要比人家高一個檔次,那就和汽車一樣。
人家的是四缸車,你就得是六缸車,或者八缸車才行。
就比如特斯拉在北美地區就是選定款,有標準版,和長續航版。
長續航版本的車型用的就是三元鋰電池,當然價格也就比普通車貴了不是一星半點。
而他們的車子也是一樣,使用了三元鋰電池,自然也就有了更加貴的資本。
畢竟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車,甭管你用什麼彈夾電池,什麼刀片電池也好。
所謂的續航里程,最長也就是五百多公里,實際上能跑個四白多公里就頂天了。
如果遇到冬天,那就基本就是二百八十公里左右的航程。
這還是不敢開空調,速度不敢超過一百二的情況下。
可是如果用三元鋰電池,那就沒那麼多顧慮了。
這種電池,充滿電就能跑八百公里,即便是在冬天有衰減,也能跑五百多公里。
所以光是航程這一塊,他們的三元鋰電池就已經勝出了。
既然他們打算造的電動車,要比別家的電動車貴,那就的有貴的道理不是。
而這三元鋰電池,就是他們的道理。
而且在電池這一塊,他們可是準備了很多方案的。
就比如特斯拉的長航程版,使用的也是三元鋰電池,號稱能跑八百公里。
可是到了冬天,電池效能衰減,也就只能跑個五百公里。
可這個歷程,還是他們忽視駕駛員感受,以及控制速度的情況下才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