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算他們研究出1奈米制程的矽基晶片,也是沒用。
因為矽基晶片和碳奈米管晶片的差距,是材料的物理屬性決定的。
碳奈米管晶片,因為使用石墨烯管不同,比矽基晶片使用的電晶體有著先天的優勢。
矽基晶片的工作原理,電子是在電晶體裡兩邊串,觸發開關,來傳遞訊號。
而碳奈米管鮮甜就是石墨烯捲成的管材,電子在這個管裡面來回移動,速率就更快。
最關鍵是這玩意的散熱還天生就比矽基要好,摩擦小,散熱好,自然功耗就更低。
而且在晶片工作的時候,自發熱低的話,對晶片長時間工作的電子逃逸,和訊號干擾效能就好。
所以碳奈米管晶片的效能,天生就比矽基晶片強。
至於強多少,那就要看工程師們的設計了。
既然28奈米制程的碳奈米管晶片,已經碾壓同時代的5奈米制程矽基晶片了。
星火科技這邊也就不著急了。
而且為了培養工程師,那些克隆專家,還手把手的帶著團隊,一起來設計者晶片的佈局。
反覆在28奈米制程方面挖潛。
畢竟設計這樣的晶片,要使用他們自己開發的類似EDA的電子工具。
而且你還要有自己的思路,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的設計目的是什麼。
這可和軌跡晶片佈置電晶體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石墨烯管和電晶體的性質也完全不同。
很多以前不可以那樣做的設計,現在都可以了。
所以晶片設計師們,自然要開啟思路,要從新培養。
而現在28奈米制程的碳奈米管晶片,在不斷重新設計,反覆挖潛之後。
已經有推出了兩代產品。
其中第二代產品的效能,就已經相當於3奈米制程的矽基晶片了。
而現在三桑和特極點,卻依舊在忙三進四的趕工,想要完成3奈米制程矽基晶片的設計呢。
但據說,進展都不是很順利。
儘管三桑方面多次公開表示,已經掌握了技術,可實際上距離真正的量產還遠著呢。
可現在他們的第二代28奈米制程的碳奈米管晶片,已經領先他們的3奈米技術了。
至於他們推出的第三代28奈米制程的碳奈米管晶片,比起第二代來,效能還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估計三桑和特極點的下下代,也就是2奈米制程矽基晶片,才能和他們第三代的28奈米制程碳奈米管晶片水平相當。
這就相當於,星火科技在晶片算力這一塊,已經領先了世界十年。
而且不光是手機上,他們的28奈米碳奈米管晶片,哪怕是一代產品,效能就已經比肩I9了。
所以他們現在完全是站在晶片業界的巔峰。
領先跨度這麼大,他們自然不急著往前趕。
這段時間,他們要完善生產工藝,和研發適應下一代的生產裝置設計。
所以自然不介意做牙膏廠。
畢竟搞晶片工廠可是非常費錢的。
就比如他們為啥要在雄雞市建晶片工廠,而沒有選擇人才和地理優勢更大的南方城市?
不就是因為成本嘛!
南方地區,隨便一座大城市,雖然人力資源充沛,可問題是地價也貴啊!
哪怕那些大城市,為了吸引他們過去,願意把地白給他們,甚至在稅收上給優惠。
他們也不願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