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失靈,到現在還沒解釋清楚。
後繼的黑心棉,空氣質量超標事件,就已經花錢攻關的無影無蹤了……
所以對於那些車主而言,你買這個車,充其量被割兩刀,流點血。
可你如果買了特斯拉,可能命都被人割沒了。
而即便是已經有那麼多人在揭穿特斯拉的老底了,可卻依舊有不少腦殘粉會出來舔。
甚至還有不少人,真的在配合人家的說法,說是咱們國內消費者不懂車云云…
有時候看到這樣的舔鉤者,肖鋒真相說,孫子,你特麼別讓我碰到你,要不然非得大嘴巴抽死你。
這些孫子,你讓他們辦正事他們一個不行,可扯後腿嘛,就一個頂倆。
而且最擅長的就是吃飯砸鍋那一套,咱們乾點啥他們都要指指點點,生怕惹得洋老爺生氣了一樣。
當然這一次,是沒人吐槽說特斯拉國內的合作伙伴逼迫他們這樣做的。
因為實在是沒辦法甩鍋,特斯拉可是百分百的美資企業,是馬斯克絕對控股的……
迴歸正題,話說這三家造車新勢力在市場上的表現,也著實是讓很多傳統車企看到了像中高階車突破的路線。
原來想要在高階車上突破,還是要拼的是智慧車機方面的使用者體驗啊!
這下咱是懂了!
要說以前,大家就知道低著頭拼命的堆料、。
可那時候消費者並不買單,然後咱們這幫造車的,還嘲笑這些消費者,說他們不懂車。
可現在想來,卻是咱們失誤了,原來咱們從來都沒有和人家認真接觸過,去了解人家有啥需求。
另外就是,你要說車子的除錯方面,咱們確實是做的不到位。
你就比如底盤調校這玩意,底盤一直號稱是汽車的三大件之一。
可對於很多車企而言,這玩意不就那麼回事嗎?
大家的機械結構都一個鳥樣,能有啥區別?
談什麼駕駛感受,這不是扯淡嗎?
嘿!這話還真就錯了。
一款車的底盤調教的好壞,可是其中的關鍵。
你就比如日系車,在底盤方面就不怎麼好。
這幾乎是眾所周知的,因為他們造車主要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省油。
在車身上面都要偷工減料呢,更何況是底盤了。
底盤方面自然也是能省則省,你就比如豐田大名鼎鼎的筷子連桿底盤。
早期的凱美瑞,漢蘭達,RAV4等諸多熱賣車型,在後懸掛上用的就是兩根筷子出席的鐵桿。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簧下質量,從而達到減輕車身自重,最後達到省油的目的。
所以他們的車,開起來底盤自然是鬆鬆垮垮,開高速的時候,自然會飄。
開他們的車自然是毫無什麼駕駛樂趣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