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百度都是輕輕鬆鬆的,如果跑七八個小時的長途,那發動機艙裡的溫度能被他幹到五六百度。
這麼高的溫度,你說發動機艙裡的橡膠密封件,能不容易老化嗎?
你在看看日系車,尤其是日系三巨頭的車,有幾個給你裝渦輪增壓器的?
大部分都是自吸發動機,因為沒有渦輪增壓,所以自然發動機艙裡溫度就不會太高。
裡面的橡膠密封件就不容易老化,自然就不容易發生漏油漏液的現象。
這就是德系車和日系車的區別。
不過為啥說,BYD搞出DMI技術之後,這兩家就都慌了!
你想想看豐田特孃的可是把自己最好的混動技術,都拿出來了,可造出來的卡羅拉油耗,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就是45L每百公里左右。
這還已經是他們的全球銷冠卡羅拉車型,已經是減重簡配到不能再減地步的車型。
如果是他們的B級車,比如凱美瑞,或者是雷克薩斯之類的車型,他們根本就做不到這樣的油耗。
而人家BYD用的是啥車型?
一款新推出的漢EV,純純的B級車。
而且你在看看漢這款車上的用料,無論是底盤,還是車身的安全龍骨,前後防撞梁,沙發,隔音棉,哪一樣不是比你豐田強兩倍級別的車型?
人家B級車的自重,可是你卡羅拉的一點五倍還多。
就這樣重的車,能做到和你卡羅拉一樣的油耗!
那你豐田最引以為傲的省油這個特點,不就是被人給摟了嗎?
還有大眾也一樣如此!
原本他們為了節油,可是想盡了各種辦法,砸了大巴的鈔票,研發了各種黑科技。
最早是渦輪蒸壓,後來又是缸內直噴,然後為了改變渦輪遲滯效應,又搞出了可變截面渦輪。
以前這些高階技術,可都是用在奧迪,保時捷上的技術。
可是最近十年來嗎,因為和豐田廝殺的日漸激烈,這些技術也都開始下放到了普通的B級車,甚至是A級車型上。
可這些花了幾十億,上百億研發出來的技術,能夠做出來的效果。
人家就搞了第一代電動車出來,就追平了你之前幾十年的努力,你說你慌不慌?
這就是為啥今年魔都車展上,大眾的幾個老總,會圍著BYD的電動車打轉的主要原因。
前幾年的時候,甚至當BYD剛剛推出一款唐混動車型的時候,大眾兔國的幾個領導,還專門搞了一臺車來開。
然後沒幾年,他們也搞了一款混動車出來,看尾燈和前面的燈型,幾乎和唐一模一樣……
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哪款車型在國內賣的並不好……
所以知道的人也就不多,但只要是在行內混的,就沒有人不知道大眾抄襲BYD這件事的。
而這就是我們在電動車領域的優勢漸漸體現的結果。
就一個BYD的DMI技術出來,就問你大眾和豐田慌不慌吧?
要說不慌,那是不可能的!
否則的話,前段時間豐田的大老闆又怎麼會說出那樣的話!
原來是豐田在前段時間,已經制定了一個新的電動車戰略。
那就是今後他們將全權委託BYD幫他們製造純電動車!!!
沒錯,他們會委託BYD幫他們製造純電動車,重要的話在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