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有像歐盟和日本,那樣的高科技產品,為自己的貨幣做強擔保。
所以想要在這條路上走的暢通,註定是困難無比。
不過幾年下來,咱們倒也不是一點成績沒有。
比如和毛熊之間,咱們就達成了協議。
毛熊在和米國翻臉,甩掉了所有美元儲備和美債之後,就把咱們的貨幣做成了儲備貨幣。
並且同意和咱們之間的石油交易,用軟妹幣來結算。
另外一個國家就是波斯,自從被米國制裁之後,他們也選擇了和咱們用軟妹幣結算石油。
當然這兩個國家,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也完全是因為那時候特殊的國際環境。
而最近中東的另外一個土豪,也在考慮把咱們的貨幣,作為儲備貨幣,和石油結算貨幣。
當然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做,也是因為世界第一,已經從原來他們的最大出口物件,變成了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所以他們才把注意力,放到了咱們這邊的國內市場。
只不過想要轉型過來,是非常困難的。
最近他們也在和咱們國內在談。
而世界其他國家吧,其實也知道咱們現在實力很強勁。
也想著購買一些咱們的資產作為避險資產,或者儲備一些咱們的貨幣。
但卻一直沒有采取什麼行動。
之所以還在猶豫,其實主要也是和咱們的貨幣擔保有關。
你就說軍力方面,咱們和世界第一肯定有著很大的差距。
如果哪天真的發生衝突,那咱們的貨幣,肯定要貶值的。
另外就是說擔保,畢竟咱們的高科技產業還是太少了。
如果你說那些普通的日用品,說句實話,這些東西,咱們國內確實種類齊全。
而且產量也非常大,價格也非常便宜。
但說到關鍵是,這些產品都沒什麼技術門檻。
那天咱們不生產了,別的國家也能生產。
或者說那天別的國家能生產了,而且價格還比咱們便宜。
那分分鐘人家的產品,就能頂替咱們的產品。
這樣一來,你說誰還願意儲備咱們的貨幣呢?
畢竟用美元換別家的貨幣,還能買到比咱們更便宜的產品。
人家自然沒必要買貴的。
畢竟咱們的產品,不像日本大畏重工的機床,又或者是索尼的攝像頭,信越化學的光刻膠這樣的產品。
根本就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
正因如此,咱們的貨幣在走出去這一塊,一直做得不是很順利。
&nate50的橫空出世,則是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nate50的機型,裡面使用的各種零配件,真的全面排除了米國產品。
並且在效能方面,就不說全面超越水果了,哪怕說能夠和水果打平。
那這就是一劃時代的產品了。
因為這意味著,在高科技領域,咱麼終於有拿得出手,並且不怕被別人卡脖子的產品了。
等到這個時候,世界第一已經根本封鎖不住咱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