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為生長週期快,也就不用使用提升蛋白質含量的轉基因種子。
因為哪怕單科產品的某些營養成分含量不算高,只是中等合格水平。
但靠著成熟週期短,產量大的特點,就可以以量來補足了。
而且這樣栽培的蔬菜水果,只要補充足夠的二氧化碳,讓他們能夠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那麼這樣的蔬菜和水果的,口感都會非常棒。
甚至比那些有土栽培出來的水果和蔬菜口感都要好。
而且只要你在暖棚里加入一個成熟的控制系統,那麼還可以減少人員配置,大大提升生產效率。
這樣的用工業化的思維模式去搞農業,這才是現代農業的未來出路。
而且雖然這種工業化農業的模式,是以色列人和日本人率先搞出來的。
但在他們哪裡,卻並滅幼發揚光大,反而因為人工和其他成本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導致蔬菜水果的價格非常昂貴。
但是在我國,陳鍵鋒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行業。
因為首先,我們比他們的一個優勢,就是我國又一個天然的大市場。
十四億人口的規模,這就是我們天然的優勢。
其次就是我們的土地,如果按照人均有效耕種面積來計算,甚至還比不上日本。
這就導致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稀缺。
而且因為特殊的土地承包責任制,又導致我國的農田都分散在諸多個人農戶的手裡。
沒辦法搞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開發,所以我們的農業到現在都沒能實現機械化。
這也導致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一直非常低下。
可是如果搞暖棚無土化栽培,那這些問題就都不存在了。
而且其實現在很多農村都出現了大面積拋荒的問題,就是農民們發現種地不掙錢,所以大多都選擇將土地拋荒不種地了。
因為一畝地要使用越來越多的花費,越來越高。
因為使用的花費量猛增,所以化肥的費用就是一筆。
還有種子,現在我國的種子幾乎大量要從國外進口,這個就又是一筆錢。
其次就是水電了,很多農村地區都要使用機井抽地下水來灌溉,這又是一筆費用。
而且到了夏季,還要除草,殺蟲,最後採摘收割等等的人工,林林總總加到一起。
摺合算下來,一畝地特孃的就賺個百十來塊錢。
而農民每家每戶也就一畝地撐死,這還是土地相對多的北方地區。
這要是南方,很多人家一戶都沒有一畝地……
當然東北和西北地區除外…
那這樣還種個卵?
到城裡去哪怕是給工地看大門,一個月隨隨便便都能搞個一兩千。
如果有一把子力氣,哪怕是去工地搬磚,一個月也能混個七八千。
這樣誰還願意種地?
這就導致了大量農田被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