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濱城理工大學,重新開設了硬體專業,這個硬體專業和傳統的硬體專業就不一樣了。
傳統硬體專業是根據傳統的矽晶晶片開設的,而咱們新開的硬體專業是根據碳奈米管晶片開設的。
兩種晶片雖然可以勉強算是近親,但是從設計和生產製造領域來看,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所以設計思路也不一樣,尤其是架構也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下。
這晶片的設計,以及構建生產,全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新開這個硬體專業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學習這種硬體設計生產的人多起來。
星火廠的碳奈米管晶片,才能順利的從45奈米,像將來的23奈米,15奈米,10奈米繼續挺近。
而且開設這硬體設計專業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大量的使用咱們自己的工業設計軟體。
以前設計矽基晶片的時候,咱們主要使用的都是源自米國的EDA軟體。
可是自從去年米國制裁H公司之後,咱們才發現,原來人家從源頭一掐,就能讓咱們武功盡廢啊!
比如現在市面上主流的EDA軟體,就是CAD,CAM,CAE那麼幾種,可這些都是人家米國人開發的。
矽基晶片的設計原理,就是在一片小小的矽晶圓上面搭建一座由各種電晶體組成的城市。
這些電晶體一層又一層的疊加起來,而這些就電晶體基本可以微小到每個都只有發尖,甚至肉眼都看不見的微米級別。
這樣小的電晶體,你出了使用EDA這樣的工具,使用手繪來設計架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玩轉矽基晶片,離開米國人的EDA軟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現在星火科技開發出了碳奈米管晶片,自然也就設計出了一套,用來設計碳奈米管晶片的開發工具。
那就是CEDA!
這種工具,說起功能,其實和EDA類似,但實際操作卻又完全是不同的。
比起EDA而言,要更加簡便,高效一些。
不過現在最缺乏的還是資料庫,只有使用這種工具的人越多,資料才能積累的越多。
所以濱城理工開設這個硬體設計專業,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咱們現在不光又生產這種晶片的能力,還要有設計,和給碳奈米管晶片繼續升級的能力。
另外就是這碳奈米管都有了,那可就不僅僅能用來製作晶片了。
要知道以前,咱們在通用計算機領域落後的,可絕對不止是晶片這一塊。
包括硬碟,記憶體,這些咱們是一樣做不出來的。
而這些國內那些粉紅們是看不見,更是不願意提了。
就說這麼一件事,當年南朝國因為笑天的事,咱們和他們原本挺愉快相處關係,迅速轉冷。
很多南朝國企業,在國內都開始不受待見。
包括三桑手機也從原來國內最大的市場份額佔有者,迅速被頂了下去。
很多粉紅紛紛興高采烈,載歌載舞,說南朝國的手機不行,咱們的手機,完全不比他們差。
他們的汽車也一樣不行,咱們的國產車不起他們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