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其實這也是國家層面對貧苦百姓的關愛。
因為現在農村的情況大概就剩下一些孤寡老人和兒童留守,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到外面去打工了。
而留守的老人和兒童的生產能力又非常有限。
老人們如果身體健康的還能勉強做一些農活,太重的體力勞動都無法承受。
如果要搞一些其他的扶貧專案給他們做,他們恐怕真的會力所不逮。
即便是搞一些體力消耗低的養殖類專案,對他們而言也意味著一定的風險。
比如養殖一些雞鴨,和豬牛羊之類的,你總得要喂飼料把,這對農民而言就意味著成本。
如果遭遇一場極端天氣,或者自然災害,那農民前期的投入可能就會隨之一空。
而讓農民們在家裡按上太陽能板,這就簡單的多了。
只要定期去清理太陽能板,維護保養線路的安全,這就可以了。
而且農村地區,普遍的情況就是沒有高大建築物,一般日照情況都會比較好。
所以如果多裝幾塊太陽能板,每天都能發上十度以上的電,不光可以供給自己家使用,還能賣給國家電網,用來保證城市的用電。
而且給農民家撞上太陽能板,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會間接刺激家電下鄉,刺激農民消費等一些其他的專案。
其實就說家電下鄉,國家已經喊了很多年了。
可是除了電視比較好賣之外,其他的幾種大型家電,在農村的銷量就一直非常一般。
比如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
農民們也知道這些家電很好用,在農村其實冰箱就非常實用。
因為如果沒有冰箱,那麼很多食物就非常容易壞。
但是對於相當一部分農民而言,冰箱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耗電量非常高。
所以很多農民寧可買電視,也不願意買冰箱。
大家可別覺得這很誇張,事實上在我國中西部的農村地區,這種情況很常見。
另外就是洗衣機和空調了,洗衣機還好說,畢竟利用率不高。
可空調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國的很多南方地區,其實都面臨著冬冷夏熱的問題。
可農民們依舊捨不得給家裡裝空調,為啥?
因為這玩意是耗電大戶啊!
一天十幾二十度電,一個月就可能搞進去七八百,甚至上千塊的電費。
所以大家雖然也知道這種電氣能夠大大提升生活質量,但卻依舊寧肯挨凍受熱也不願意給家裡裝上空調。
可如果要是採用補貼的方法給這些農民家裡撞上太陽能板之後,那情況肯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尤其是對於那些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好的農民來說,如果能夠自給自足,那他們很多人都會願意掏錢買空調和冰箱的。
而對於那些貧困的農民來說,如果裝上太陽能板,每個月不光用電免費,還能有一筆從電網轉來的收入,那簡直就再好不過了。
可別小看了這筆收入,按照之前的統計,如果加裝太陽能板,保證滿負荷運作的情況下。
每年最起碼能給貧困農戶創收7000至10000元左右的。
這是肖鋒當年看過某太陽能板廠家的計劃書上提起過的資料。
當然這裡面肯定是有一些美化的成分,比如這種情況可能對加裝太陽能板的數量有要求,而且肯定是基於全年日照充足的條件下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