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過程,醫生都需要站立完成手術,對醫生的體能消耗較大。
而且手術的創口很大,過程中出血會很多,術後病人的恢復會很慢。
唯一的好處,就是費用相對而言比較低,對廣大患者的錢包非常友善。
而第二種,就是當下非常流行的腹腔鏡手術。
這種手術需要主刀醫生於副手配合,副手持鏡,主刀逆向操作。
這種手術因為是在二維畫面下完成,解析度不高,而且畫面容易失真,最關鍵是手眼配合不協調。
而且使用的裝置,也只有四個自由度,不如第一種的人手操作角度更加靈活,精度也不夠高。
而且在手術過程中,使用的套管器械,會放大人手的顫抖,所以手術的安全性,一樣是要靠醫生的經驗的。
而且這種手術,醫生也是需要站立完成,最關鍵是這種術式不太適合複雜的手術。
不過這種手術的好處也非常多,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微創,出血量少,術後恢復的快。
當然費用也相對適中,所以現在也比較流行。
而第三種,那就是使用手術機器人了,其實這種手術模式就是第二種,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升級版,叫做智慧微創手術。
這種使用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的最大好處,就是主刀可以自己控制鏡頭,來得到自己希望看到的術野,手眼配合更加協調。
而且因為裝置上使用了三維立體高畫質成像裝置,可以將手術區域放大1015倍,得到更加清晰的術野,能夠輕鬆的突破人眼的極限。
與此同時,手術機器人配備的機械手挽,有七個自由度,突破人手自由度的極限,比真人的手腕都更加靈活,精確。
最關鍵是機械手臂後面馬達上裝有自動濾震除顫系統,使得機械臂比人手更加穩定。
從而更有利於分離和解剖,位於人體深部和狹小空間的組織和部位,對神經和血管保護更好,使得手術更加的安全。
而且在手術的過程中,醫生都可以坐著透過操縱桿來完成手術,從而大大節省了醫生的體力,更加有利於醫生完成長時間,複雜度高的高難度手術。
在術中也會大大降低醫生因為疲勞而出錯的機率。
而且這種手術是微創手術,非常有利於患者術後的恢復。
以前的不建議手術的危重和高齡患者,在有手術機器人配合的情況下,也獲得了進行手術救治的機會。
而這種手術唯一的缺點,就是費用比較高。
目前國內使用手術機器人完成手術的費用,基本都是根據病人的病症,以及手術的難易程度,時間長短來計算的。
不過開機起步,那基本費用就是4萬起,最關鍵是醫保還不包。
這也是為什麼,手術機器人已經進入到國內十多年了,可到現在為止,一共累計的手術數量,也不過才十幾萬例的主要原因。
沒辦法,因為這種手術的費用實在是太貴了。
光是開一刀,那就四萬起步。
而之所以會這麼貴,那也是因為這種手術機器人採購回來的成本就非常高昂。
據黃海濱所知,法拉利的平均售價也不過是30萬歐元,頂級的拉法,起步價也不過是100多萬歐元而已。
而這種手術機器人,售價起步那就是五十萬美元,頂配的價格更是超過250萬美元……
也正是因為從國外採購的價格非常貴,所以如果他要是在國內自己能夠造出效能不弱的手術機器人,那前景就可以說是絕對的一片光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