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產出的高品質咖啡豆,也就夠你用幾個月而已。
這幾個月一旦過去,你的原材料就斷檔了。
南美和加勒比地區,還有非洲出產的咖啡豆你就別想了,都被他們壟斷了。
而東南亞地區的泰國,和馬來出的咖啡豆也是一樣,你根本想都別想。
那個圈子,基本都被那些國際巨頭,還有本地的一些坐地戶給壟斷了。
所以如果你想在國內開大規模的咖啡連鎖,那你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咖啡豆的來源問題。
而這卻恰恰難不倒肖鋒,因為他在銅國和哥倫比亞,掌握著大量的種植園。
哪裡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就保證哪裡每年都能出品大量高質量的咖啡豆。
就算南美那邊出產的咖啡豆不夠,他還有一整個異界大陸可以供他種植咖啡豆呢。
所以他完全不用擔心咖啡豆這一塊,被那些巨頭卡脖子。
還有就是果汁也同樣如此,在國內其實就有很多果汁原漿的生產廠家。
可他們生產的高品質果汁原漿,基本都出口了。
因為買到國外能賺得更多,再加上國內果汁的消費容量一直不算高,所以這一塊也沒太多人重視。
而這些對肖鋒而言,卻都不是問題,他在南美的種植園裡,每年都會有大把賣不出去的水果。
這些水果以前就只能自生自滅,成熟之後爛在樹上,或者是地裡。
而現在,則是被榨成了果汁,運回到國內,送到名廚製造的快餐廳裡去販賣。
如果從那邊分潤一部分出來,那完全不成問題,甚至可以直接拿到果汁王咖啡館裡去用。
甚至肖鋒都琢磨著,反正果汁王最初就是賣榨汁機的。
要不要在櫃檯上擺上兩臺,他們特有的榨汁機,當著面給顧客們榨果汁!
這樣才能更好的製造噱頭嘛……
反正困擾其他想要搞綜合型飲品店的投資者的難題,對肖鋒和埃文斯而言卻都不是問題。
那麼材料成本這一塊,基本就能做到可控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人員的成本問題了。
要知道如果你只開一家奶茶店,或者咖啡館,又或者是果茶店的話。
那麼服務人員,只要掌握單獨的一門技巧就可以了。
比如會衝咖啡,會衝奶茶,或者會衝果茶就可以了。
可是如果你開的是綜合型飲品店,那對服務人員的要求就高許多,不光要會衝奶茶,還要會製作咖啡,還需要會做果茶。
甚至有時候,還得會做一些甜品小點心。
這樣一來,普通的服務生肯定就不行了,就得僱一點頭腦更靈活的人員。
而僱傭這樣的服務生,那毫無疑問,成本肯定會高一些。
但這對於肖鋒和埃文斯而言,根本都不是問題。
要知道現在果汁王咖啡,在北美,那可是飲品界的扛把子印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