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吵了!”
嬴成蟜頭不抬,眼不翻,望著輿圖,沉聲說道。
好像下一秒就要打起來的將軍們都噤了聲,臉上還帶有不服之氣。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資歷深,年齡大,戰績好的老將廉頗光憑一張空口白牙,也無法讓大秦悍將們信服。
嬴成蟜食指在輿圖上劃出一條線,從黃河岸邊的臨濟,一直到復為魏都的大梁,無山巒疊嶂。
打下臨濟,一路坦途。
食指倒扣,嬴成蟜敲了敲臨濟,抬頭看向趙佗、李信、屠睢這些主戰的將軍。
點指李信。
“李信,你先來,多久能攻下臨濟。”
李信在二皇帝注視下,凝眉沉思片刻,抱拳應道:
“月餘。”
他本想說半月之內的,臨時改口是回想起當年伐楚說過一次大話,致使二十萬秦軍埋骨楚國的隴西侯這次謹慎了許多。
但就是如此,依舊有人認為其狂妄自大。
“無知小兒!趙括第二!”
一聲冷笑,後跟一句蒼老鏗鏘音。
“你若是兩月能攻破臨濟,老夫人頭給你!”
老將拍著桌案嘲諷著,他在李信身上看到了以一己之力送趙國入深淵的趙括影子。
在長安君府待了數年,他對秦國年輕一代將軍的評價與李牧一樣,一代不如一代。
“老夫說了,眼前的臨濟可比長平之戰數年後的邯鄲。白起自言攻不破,你這娃娃比白起何如?”
老將自知這個時候不應開口,除非二皇帝點到自己身上,可他實在是不想看見長平之戰的錯誤再一次發生。
趙王派趙括來接管兵權時,若是他堅持己見,來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或許會死於趙王猜忌,可在他亡之前,至少趙國絕不會敗,那二十萬兒郎也不會被生生活埋。
老將判斷,若真是不顧一切攻打臨濟。
最好的情況是東出半年難進一步。
以方才戰況看,守在這裡的魏軍明顯有備而來,做好了長久戰的準備。
最壞的情況是整個大秦被拖死在這裡。
在臨濟僵持得越久越危險。一旦讓六國餘孽發現秦軍也能被擋住,寸進不得,失去畏秦之心,聯合起來增援臨濟。到時候就不是攻打臨濟了,而是退守函谷。
二皇帝不問打不打,而是直接問李信多久能打下來,已經表明了自身態度。
秦王比趙王賢名百倍,老將不能眼睜睜看著二皇帝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