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
九卿之內史,掌咸陽一切事務。
他年紀輕輕,只有二十五歲,卻走完了別人一生都難以走完的路。
在蒙恬,蒙武,蒙驁等自家人面前,仍有幾分孩童稚氣的蒙毅。
在外人面前,一直是個知書達理,處變不驚的朝堂重臣,深受始皇帝信任。
今日在章臺宮外等候的蒙毅,也是如此。
夜幕暗沉,伸手模模糊糊能見五指。
但好在這是章臺宮外,整夜有火燃燒不停。
又好在因為蒙驁闖宮,新加了十數個火源。
橘黃色的火苗,在專門收容的青銅器械中竄不了多高。
但不妨礙將火焰附帶的光芒散佈出去,把章臺宮前照的亮如半個白晝。
光芒照耀出坐在石凳上的蒙毅。
站在蒙毅身後的三個城防軍看不到蒙毅臉色,只能看到蒙毅那挺直的脊樑,和雖然年輕卻絕不單薄,巋然不動的背影。
而那些正對蒙毅而站的郎官們,則能清楚看到,年輕內史的面容儒雅,沉靜,不急不躁。
不愧是蒙公的孫兒,年紀輕輕,坐了這麼久一聲不吭,真能沉住氣啊。
郎官們內心讚歎著蒙毅。
如果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是蒙毅裝出來的,想必會大跌眼鏡。
蒙毅很緊張,緊張到一動都不敢動。
如果他不緊張,那麼他不會出現在這裡。
他隨大父蒙驁一起入宮面聖,本就是擔心蒙驁言辭有差,指著始皇帝說鳥人。
始皇帝要求接見蒙驁一人,把他撇在了外面,蒙毅都要急死了,恨不得衝進章臺宮替大父答話。
他等得望眼欲穿,等得抓心撓肝。
終於,章臺宮的大門被開啟。
蒙毅內心狂跳,心中一邊默唸著“急切無用,一切已為定局”,一邊自然地微轉頭微抬眼,看向章臺宮宮門口。
出來之人穿著一身在橘紅火光映照下,反射著光芒的甲冑,身形瘦削。
跨出章臺宮後,便回身將章臺宮宮門重新閉合。
出來的只有一個人。
蒙毅稍稍離開石凳的屁股又坐了下去。
章邯這身甲冑,比大父戰甲浮誇太多。
蒙毅說不出心中失望多一些,還是安心多一些,反正他的臉上都是一片平靜。
如一汪深潭,看不出潭底是蛟龍,還是魚蝦。
蒙毅沒有主動上前尋章邯,章邯看到在那裡靜坐的蒙毅,倒是眼神一變,主動趕了過來。
還沒走到蒙毅身前,便是一聲低音斷喝。
“你蒙家是想尋死不成?”
章邯的第一句話,就讓蒙毅心底一沉,知道大父定是做了什麼出格的事。
往日他為內史,章邯為郎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