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中,再次搜查了一遍,然後開始了第二場考試。
洛青舟簡單地吃了幾條牛肉和點心,喝了幾口清水,就開始拿起墨塊,靜心研墨了。
這種炎熱的天氣,包子都壞掉了,切開的水果也都不能吃了,全都扔掉了。
試卷很快發了下來。
洛青舟穩定了一下心態,方攤開了試卷,仔細看去。
第一題為《大炎國史》中的一句話,需要答出其來源的典故,以及解釋出其含義,並寫出自己的見解。
洛青舟當初去給長公主講解《三十六計》時,長公主經常會講這本書裡的故事,各種細節都信手拈來,還會發表各種見解。
洛青舟稍一沉吟,提筆蘸墨,開始寫了起來。
這個典故可不短,除了本身含義以外,還有引申含義,同時,還要加上額外的見解。
這道題答完,已經是午時。
他喝了幾口清水,繼續看向第二道題。
第二題又是《禮記》和《尚書》裡的一句話,由一句話,寫出下面的整個片段,可以缺字,但具體故事和意思要完整默寫下來。
讀書人整天搖頭晃腦死記硬背這些東西,就是為了這些題目。
洛青舟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這幾天又把這些書籍反反覆覆讀了好幾遍,別說缺字錯字,哪怕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遺漏。
很快,他答完了第二題。
第三題就有些意思了,竟然是長公主當初對他講的,大炎開國之初的一場戰役。
那場戰役大炎軍隊大敗而歸。
題目要求寫出那場戰役的具體時間,以及失敗原因。
這些洛青舟自然都知道。
書上記載的有,長公主當初也跟他談論過。
不過相對於書上記載的失敗原因,長公主跟他談論的自然更詳細,更具體,同時還多了另外的一些細枝末葉的原因。
洛青舟沉吟少許,提筆蘸墨,開始答題。
下一題,是一道算術題,什麼雞鴨腿多少隻等等。
這對於他來說,自然是再簡單不過了。
最後一題,是以《清平樂令》詞牌名,再以“雪”為題,作一首詞。
洛青舟稍一沉吟,落墨寫道:“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作完,抬頭看去,時間還早。
他稍作休息,活動了一下手腕,然後拿起試卷,開始從頭檢查。
一連檢查了好幾遍,發現並無遺漏和差錯時,方放在桌子,用硯臺壓好,目光看向了外面,心頭開始思考著事情。
一個時辰後,夕陽西斜。
考官開始催促大家答題,收卷的時間快到了。
洛青舟低頭,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試卷。
很快,夕陽落山,天空昏暗。
“當——”
鐘聲響起。開始收卷。
收完試卷,大家都放的輕鬆起來,開始拿出各自帶來的食物,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當然,也有很多人沒有答好題,有的低聲哭泣,有的失魂落魄。
洛青舟的隔壁,突然“嗤”地一聲,隨即,飄來一股臭氣。
有考生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