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章句,有云:“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為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為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君父能在年終為胡宗憲想方設法洗刷聲名,這豈止是視之如手足?
這本該是君臣動容,為之相泣的畫面,可君父不在,而胡宗憲、高拱等在座的人,卻從頭到腳都有股冷颼颼的感覺。
下意識地緊了緊衣袖,連呼吸都緩慢了些。
胡宗憲說罷,又是良久的沉默,元輔、次相如此,閣臣的李春芳、朱衡面色也有幾分不對,顯然也得了君父的“年終賞賜”。
“看來,諸位同儕得的賞賜,都比我多不少啊。”
海瑞突然笑出了聲,兩手一攤,說道:“老母說,君父送來了領新席子,再無旁物。”
高拱、胡宗憲、李春芳、朱衡一愣,一領新席,哪怕是金絲所縷,也值不了幾個錢,那這又代表著君父什麼思考呢?
“冬日來臨後,我妻便在床蓆上鋪上了褥子,久未掀開,不知不覺間,席已殘破,得了賜席後,老母便讓我妻換上,這才知道,那席舊席早已不能再用。”海瑞平靜地述說道。
這下。
閣老們後脊又冒出了冷汗,床蓆乃日躺夜睡之物,因為被褥隔絕,連海瑞、海妻都不知道殘破了,可君父卻知道了,並貼心送來了領新席,還有比這更恐怖的事嗎?
作為大明朝的皇帝陛下,國內、國外,無數的政務、軍務,最終決策都要匯聚到君父那裡,要說忙碌,普天之下,沒有比君父更忙碌的人了。
即便如此,君父還時刻關注著臣子們的生活,君父的耳目,錦衣衛到底到了什麼程度?
皇權的大小,取決於對資訊的掌握,皇帝在決策時,最重要的便是對資訊的全面掌握,所以,控制資訊是所有控制權的前提。
臣子瞭解的事,君父都瞭解,臣子不瞭解的事,君父還了解,毛骨悚然,細思極恐。
僅是內閣幾人也就罷了,但聽君父的意思,在這團圓之夜,錦衣衛為兩京一十八省的官員、吏員近百萬人都送去了“年終賞賜”、“新年賜福”。
“今夜我朝大多數官吏怕是都睡不著了。”
“那是自然,今夜守歲嘛。”
……
玉熙宮。
錦衣衛指揮僉事朱方覲見。
朱厚熜望著重獲新生的“呂芳”,很是感慨,而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太監的黃錦,更是在旁不斷抹著眼淚。
較之外廷之臣,黃錦自認為此生有三個父親,第一個,是生下他的親生父親,第二個,是大明朝的君父,第三個,就是在他進宮後,始終照顧他的養父,即,呂芳。
見養父恢復青年俊秀模樣,身體健康,黃錦高興之餘,又難免有幾分為“父親所丟棄”的苦澀。
“萬歲爺,奴……”
幾十年的習慣,朱方那個“婢”字就要脫口而出,嚥了回去,也嚥下了過去所有,緩聲道:“臣奉聖命,已遣人將兩京一十八省各級官吏,共九十八萬一千一百人的年終賞賜送上門去。”
在錦衣衛中。
都指揮使之下,是兩位指揮同知,接著才是指揮僉事。
可以說,朱方在錦衣衛中的序列,是第四或第五,但在錦衣衛代都指揮使朱七的刻意放權下,朱方真正的序列,是二,甚至是一。
依靠著幾十年內廷沉浮的經驗,朱方在最短時間內,抓住了錦衣衛的行政、人事、財政、監察、審判、檢察等權力。
並以鐵血手段對錦衣衛內部進行整肅,上至指揮同知,下至緹騎、力士,拿下了數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