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停了手中買賣,緩緩入了街巷。
勞夫放了手中工作,緩緩入了街市。
平民、小兒、老婦俱是入了那街市之中。
那天地之間只是迴盪一聲:“大先生,陳清水,以身祭天,何其哀哉!”
暴雨傾盆,街市之中,卻是萬人景象,偌大舒蘭城,無一人不痛哭流涕。
遠方清水鎮中,一點光輝緩緩飄入。
私塾的門戶洞開,只見一道光影緩緩走出,赫然是那大先生陳清水。
大先生陳清水手持一卷書,緩緩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誦讀之聲郎朗,傳入清水鎮各家門戶。
片刻之後,一道道光影,從那門戶之中走出。
有人念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有人念道:“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有人念道:“......”
大先生陳清水走在最前,口中誦讀詩書,衣袂飄揚。
身後一道道身影,都是儒門大學者,或是搖頭換腦,或是風度翩翩。
最終,千百人匯聚成了一道身影,緩緩向著清水鎮外走去。
只聽一道聲音在那清水鎮中迴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那高臺之上,大先生陳清水緩緩閉目。
一代聖人,三百餘年儒道修行,全為了一個小鎮奉獻。
後世或有人不解,只是都應了大先生陳清水一句:“濟世救人,講的就是一個眾生平等,何論功德?”
暴雨如是十日。
大先生陳清水就葬在了桃林之中,門人弟子選了一處最美的桃樹。
生不求貴賤之分,死便看盡最美的風景,這是大先生陳清水一眾門人的心願。
至於那名門豪紳所贈與,皆是不取,只求一個大先生孑然一身而走,願來世,再無牽掛。
滿舒蘭城的人,都到了這桃林,換上和黑紗麻衣。
悲愴之氣,綿延十里桃林。
那私塾裡的小兒,將大先生陳清水不曾帶走的《詩經》放在了葬大先生的桃樹下。
小兒說:“大先生,你答應過我們回來的,你為什麼騙人?”
劉夢雲摸著幾個孩子的腦袋,道:“大先生從不曾騙人,他永遠都在我們身邊。”
名門豪紳也將車馬停在了桃林之外,金銀細軟,都是放下了,這十里桃林,不能沾染半點俗氣。
柳青陽從那人群之外緩緩走來,大先生的門人弟子,眼神之中,都變了一種味道。
說不得好,大先生是柳青陽殺的,說不得壞,那是大先生的意願。
柳青陽緩緩走到桃樹下,開啟一壺老酒,道:“大先生,昔日在東萊,東萊侯送我五十罈好酒,如今只剩下這一罈了。”
說著,柳青陽飲了一口,又道:“生來,我不曾同你飲酒,如今,這一壺就都送你了,柳青陽只取一口,算是同你對飲。”
那一罈好酒緩緩倒入桃樹之下,卻是看到一片桃花,正從那桃樹之上落下。
不偏不倚,正坐在柳青陽的頭上,翻手取下,柳青陽笑了笑,將那不曾倒完的酒,一股腦倒在了桃樹前。
柳青陽將桃花放在掌心,笑道:“今生,你是個大先生,心,比誰都明瞭。希望你來世,當個酒鬼,醉生夢死,不曾去過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