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給父親母親請安了。”
昨天夜裡,朱標也辛勞了大半夜,此刻寬潤臉上仍然有掩蓋不住的疲憊。
“雄英,用膳了嗎?”
作為大明的開國太子,朱標堪稱是勞模第二,第一自然是朱元璋,他們兩父子事無鉅細,都要親力親為,而且朱標還時常需要代替朱元璋去軍營點卯,自從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將胡惟庸定為叛黨之後,他開始有意識的將權力下放給朱標。
這也使得,朱標日常十分忙碌,很少有休息時間。
“父親,雄英已經用過膳了。”
朱雄英請安之後,不由看向了自己兩個弟弟,一個是朱允炆,另外就是自己那呆頭呆腦的親弟弟朱允熥。
可能是因為某些原因,已經三歲的朱允熥雖然會說話,但是說的很含糊,不那麼清楚,他也長得胖乎乎的有些可愛,伸出小手掌,拉著朱雄英的手。
“允熥,可有認真吃飯?”
朱雄英挼了挼朱允熥的腦袋。
烏黑眼眸閃爍,朱允熥笑呵呵地點了點頭,露出稚嫩的童牙。
“大哥,允炆也有認真吃飯。”
朱允炆嘟著小嘴說道。
朱雄英笑了笑,將他們兩個拉到了一起,兩個人其實都有些像朱標,但是朱允炆無疑更像一些,朱允熥可能是身體不好的原因,顯得有那麼一絲呆澀。
見到朱允熥這模樣,朱雄英心中的猜測更加確信了幾分……
那就是外公常遇春家族,可能是有什麼隱性的遺傳病,或者是高血壓,或者是血液病,要麼就是心腦細管相關的家族遺傳病,因為自己外公常遇春年僅四十歲就英年早逝了,而母親常氏,也是年紀輕輕,在生下朱允熥之後不到一個月便離去。
朱允熥更是在孃胎裡,就受了影響,似乎患有腦疾,說話不利索。
朱雄英曾經親自調查過軍中醫匠的記載,外公常遇春是死於“卸甲風”,古代所謂的“風”症,多半是外邪入表,突然爆發的那種。
這個時代的明軍將領,盔甲十分沉重,動輒六七十斤,外公常遇春作為大明第一猛將,可是有著“常十萬”之稱,戰必登先,勇猛無比,常常衝鋒在前面,按道理來說,他的身體應該十分健康,
可是,一個“卸甲風”就要了外公常遇春的命?
朱雄英覺得大機率是因為,一來他常年征戰本身傷病就多,就像是李文忠那樣,肩頸,關節或五臟六腑有傷病,再遇到某些心腦血管疾病,才會突然暴斃。
這個病症,在母親常氏身上也有體現,懷朱允熥時,母親常氏的身子就很羸弱,生下朱允熥之後,更是一命嗚呼。
現在看三弟朱允熥呆呆的說話不利索的模樣,不由更確信了幾分。
常氏家族有家族遺傳病,這直接的影響到了自己和三弟朱允熥。
這可能也是前世皇爺爺朱元璋在自己和老爹朱標都死後,沒有選擇嫡庶子三弟朱允熥,而是選擇了庶嫡子朱允炆的原因吧……前世朱雄英沒記錯的話,在四叔朱棣登基之後,將三弟朱允熥貶到了鳳陽圈禁,在三十多歲的時候突然暴斃。
有很多史料捕風捉影,將朱允熥的死說成是因為捲入謀反案,因此被四叔朱棣害死的……
朱雄英倒是覺得,恐怕不是那麼回事兒。
因為四叔都篡了自己侄子的位,再多點黑料也無所謂,要殺朱允熥可以直接賜死,犯不著用讓他突然暴斃這種手段,倒是四叔朱棣登基之後,尤其是對建文朝的那幫南方文黨大開殺戒,殺了不少文人,因此前世的讀書人沒少給四叔朱棣抹黑。
而這幫讀書人,是寫史書的……
就譬如說四叔朱棣殺了方孝孺十族,這事兒是真是假,還有待商榷,大清文人編的明史,基本上把大明的皇帝黑了個遍,朱棣這種千古大帝,也沒少加黑料。
前世三弟朱允熥三十多歲突然暴斃,可能和自己外公常遇春一樣,因為某些遺傳心血管疾病導致,這也和自己前世八歲暴斃相同,當然,也可能自己前世八歲暴斃,是因為繼母呂氏身後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