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九霄點了點頭,師父明心說的也是有理,合道強者的空間未必就比他的強。
“既然如此,我就將佛像搬回到各自寺院中,既然我承諾了佛門,就一定會做到的。”
聽易九霄如此答覆,佛門中的幾位強者都很感動,易九霄的確是言而有信之人。
法圓說話了:“道主大人,如此長途搬運,也太耽誤你的修煉時間了,要不等你將來修煉有成,再來幫我們將金剛像移動到各自寺院吧。”
易九霄知道法圓如此說是為他在著想,同時他也知道金剛像對每個寺院的重要性。
金剛像幾乎是各自寺院的象徵,將金剛像放在寺院之中,能不斷地收集願力。
可以說每個寺院都迫切地想將金剛像請回去,只是他們怕易九霄太為難了。
若等他進階道武聖後期,那是很久遠的事,誰都無法預料。
即便是他很快進階到武聖後期,依然不能抱著金剛像飛行,如此也無太大的差別。
想到這些易九霄決定就是硬搬也得將金剛像移回去,不能失信於佛門。
雖然時間對於他太珍貴了,他根本就消耗不起,但是信用他也同樣消耗不起。
前世大宋的“仁義禮智信”的思維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他絕不可以失去信用。
於是易九霄堅定了決心,微微一笑道:“各位住持以及長老,將金剛像請回到各自寺院,對我們武道來說也是修煉,我立刻就去做,就先從靖海寺開始吧。”
他選擇靖海寺並非是心血來潮,也並非是對靖海寺別有眷顧。
而是因為靖海寺的金剛像離寺院距離最近,還不足一萬里。
四大寺院的金剛像幾乎是同時啟動,又同時朝著金剛寺飛行。
原本四尊金剛像飛行的距離是一樣的,距離各自的寺院都是四萬一千裡。
但由於靖海寺新寺院朝內陸方向遷移了五萬裡,金剛像的距離就變成了九千里。
幾位住持和大長老一起雙手合十施禮,同聲說道:“多謝道主大人!”
明心也對易九霄施禮了,從移動金剛像的角度來說,易九霄不是弟子,而是武道道主。
“各位住持和長老不用客氣了,你們先各自去忙吧,我們自行去金剛那邊即可。”
說完易九霄便飛到了空中,妮子、舞隨風、魔悅兒自然跟著他一起飛走了。
佛門眾僧也沒有跟過去,移動佛像並非一日之功,他們跟去也無用。
去了之後幫不上任何忙,成了圍觀看熱鬧的,那樣反倒是不好。
即便易九霄移動不了佛像,肯定也會跟靖海寺說的。
兩日之人,易九霄四人便來到了離靖海金剛所在的位置,站在五百丈之外的地方。
為何要離得如此遠,是因為魔悅兒不敢再靠前了。
靖海金剛此時不在金剛殿,吸收不到願力威壓已經減弱了許多。
易九霄幾乎都難以感覺到威壓,妮子和舞隨風也能承受現在的威壓。
只有魔悅兒受不了,金剛像似乎與魔族天生為敵,魔悅兒感受的威壓特別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