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藏到了何處,易九霄和眾人都未能看出來,也不去管它,這些丹藥本就是給青鷂的獎賞。
青鷂不斷在運送,軍士也腳不停歇,先過的先行,期間並不需要等待。
第一日只行走了十里路,有了青鷂相助,速度快了一倍都不止。
從第二日開始每日可以行軍三十多里,在這險峻的山中,有這速度真是不易。
於是在三日之後,易九霄與眾人便越過了崇山天險,映入眼前的是周國一望無垠的原野。
易九霄有一次獨自站立在山巔之上,思緒萬千。
前世大宋如果有此天險相隔,又何愁遼人的入侵呢!
鷂鷹送到此處,便已完成了任務,與眾人道別。
臨別時領頭青鷂跟易九霄說:“我叫青千羽,大人今後如用得著我,但請吩咐,只需飛到這片所在,呼喊我的名字即可。”
“好,此次多謝相助,回頭我便讓人傳信與皇上,給予你族內分封。”易九霄知道這青鷂是擔心分封之事。
他是說道做到,一個月後他便讓人傳信給了齊清茹,封賞了這些青鷂,那是後話,暫且不提。
下山之地從地圖上看,距離周國關城鎮南關有四十餘里,這個位置正好。
太近了,容易被敵軍發現。太遠了因為是徒步,在去往關城的路途中耗費時間太多。
隊伍在半山腰的密林中進行了四個時辰的休整,所以下山就不再休息,而是直奔鎮南關而去。
可能是跨越過了天險,眾人心情激奮,四十多的路程走得很快,兩個時辰後便出現在鎮北關的北門外。
此時正是午後不久,鎮南關的北門大開,城裡城外的人流出入不斷。
雖然是邊關,由周國前往易國的跨國商販不多,但國內的不少商販在此活躍。
易九霄並沒有飛行,而是和四千軍士一起徒步而行。他見鎮南關北門大開,便讓軍士直接入城。
鎮南關的守軍也沒有什麼動靜,一直等眾人走到關城門口的時候才有人詢問。
出聲詢問的是城門守軍的頭目,築基初期修為,帶著五十名軍士。
因為在城門口常年無正事,顯得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
“你們是什麼人?誰派過來的,是不是過來換防的啊?”
也難怪這個小頭目不認識,這禁軍所著軍裝雖然有異,但看不出來是不是周國的。
而且,這小頭目連做夢也想不到敵人會徒步從背後殺來。
尤餘走在最前列,見對方如此問,便回答道:“正是,你們兄弟幾個可以很快回家了。”
這個回家有兩層意思,尤餘說的其實是送這幾人回老家。
但是說歸說,四千禁軍並沒有急於對城門守軍動手,怕驚動城內其他軍隊。
“太好了!兄弟們請進吧,我們熬出頭了,你們就慢慢熬吧!”小頭目顯得很興奮。
四千人魚貫而入,半個時辰就透過了北面的城門進入到關城之內,此時易九霄心中大定。
到了城中沒人出來阻攔,甚至連出聲詢問的都沒有,任由四千人行走城中的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