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看了半天並沒搞明白這是什麼,無奈之下,易九霄拿出一支箭矢,讓鐵匠照樣子打作,用最好的精鐵,尺寸比原樣再放大加粗,否則強度肯定不夠。
鐵匠本來懶得做這事,但看到易九霄拿出幾百兩白花花的銀子,不由得心動,便邀請了鄰村幾個鐵匠一起,不分晝夜打製。十天之內打造了一千支精鐵箭矢,這些箭矢都被易九霄收進了儲物環。
隨後便從京郊返回了學士院,因為後面幾天費通安排了學士院禮儀長史教導他國禮。
齊國所在的這片大陸禮儀繁多,很多禮儀與大宋不同,更接近於商周古禮,這次護送公主赴魏國,在禮儀方面不能出錯,否則將有損大齊國威。
易九霄學得很快,幾天的時間就學得像模像樣,就連禮儀長史也忍不住讚歎這位同僚很聰明。
二月二十八的上午,他又去了一趟學士院,向院長費通和一干同僚道個別,就準備回住處休整幾天出發了。
還沒出門,就被費通叫住,說彆著急走,有好事要來了。話剛說完,聖旨到,宣易九霄接旨。
宮廷內飾總管宣讀了聖旨,內容是冊封安遠王齊昌國領亞相銜,官階一品,為和親正使。冊封易九霄領大學士銜,官階三品,為和親副使。
聖旨宣讀完畢,易九霄趕緊領旨謝恩,並給了內侍總管喜錢。
接過聖旨後,一時間感覺有點懵,官階三品,那是州太守及各部侍郎一般存在,讓十八歲的他情何以堪。
本來國策長史這個四品職位已罕有前例,一些官員都頗有微詞,特別是同榜的齊元虎和曾廣就大為不服氣,這兩人只領個五品官職。
今日,又晉升為三品大學士,由不得學士院眾人驚詫,唯獨費通院長表現平靜,他似乎早已知道此事。
眾人儘管內心酸溜溜的,但想來也很正常,和親之事非常小可,出使的官員必須要有相應級別,否則難以彰顯齊國對此事的重視。
安遠王是皇親,但他之前位居禁軍都統,是軍方職位,在外交上頗為禁忌,只能冊封他為亞相,這是僅次於太宰的官位。易九霄的大學士官職,其實是個虛銜,只為提升副使的級別而已。
三月初二日辰時,皇城內花炮和禮樂齊鳴,由一支禁軍護衛著一部鳳輦出了皇城,鳳輦內坐著一位十八歲的美麗女子。
她不斷回首,希望多看一眼自小生長的皇宮。知道從此一去,將再無歸途之路,忍不住兩行清淚潸然而下,她就是和親的七公主齊清芸。
出了皇城之後,又一隊禁軍加入了護送行列,其中一位白衣青年引人注目,只見他身材修長,眉目乾淨,略顯稚嫩的臉上閃現著剛毅和朝氣,這正是易九霄。
本來作為和親副使可以乘坐馬車,但他不喜歡馬車內憋悶的感覺,騎馬輕鬆自在,可以看盡沿途風景。
魏國在齊國正西方,整個和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從西門出了京城,往魏國方向進發。
這支隊伍由安遠王從禁軍中挑選的,禁軍是皇家守衛軍隊,其中成員大多是皇家各親族的子弟,對皇家忠心耿耿,罕有異心。
全隊共有五百人,全部為騎兵,也全部都是修士,軍兵中最低都是煉氣六層修為。其中有一百人的法器是盾牌,善於防守,關鍵時候可以結成護陣,阻擋敵軍進攻。
有兩百人是飛劍軍,主打進攻,幾百支飛劍齊發,威力很是巨大。另有一百人專司護衛,其法器各異,擅長暗殺,刺探等,這些人輪班保護在公主車輦兩側,以防敵人偷襲。
還有一百人以雜役為主,駕馭給養馬車、看管備用馬匹、安營紮寨、生火做飯、修補裝備、防毒療傷等。
護衛隊伍有兩位統領,正統領名為齊斌,乃是安遠王的侄子,築基九層修為。副統領名為鄭元湖,也是一位皇親,築基八層修為。
兩位統領年齡在三十歲左右,戰鬥經驗都很豐富。他二人也有分工,其中正統領齊斌在隊伍的最前列,帶領隊伍向前走,副統領鄭元湖殿後,防止隊伍後方被偷襲。
公主所乘的車輦在隊伍的正中,車輦很大,其中有四位侍女貼身護衛和服侍,加上隨後馬車上的四位侍女,一共有八名。
這八名侍女無一凡人,全部都是修士,而且都是築基初期的修士。
車輦的前面也有一部馬車,車上坐的乃是安遠王的女兒齊清茹郡主,人稱茹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