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兩邊關城的格局一致,那麼觀看本國的鎮北關效果也是一樣。
鎮北關關城長寬五里,整體四方形。
城牆高度有十丈,東西方向沒有城門,只是在南北向才各有一道城門。
南面的城門外很是寬敞,城門外有兩裡寬的空地。
而北面城門之外只有不到五丈見方的空地,然後就是七尺寬的土路綿延至遠方。
真如雲飛所說,此關城易守難攻,易九霄站在空中不由得心生感嘆。
但是,萬事皆有破解之法,他就不相信這關城只能強攻硬撼。
隨後,易九霄向關城兩側飛去,只見兩側都是崇山峻嶺,密林深澗中人跡罕至。
這樣的地勢,馬是肯定不能透過,但是人還是可以過去。
易九霄想起當年在落武山採藥,那裡的地勢也很險峻,自己依然可以爬進去了。
只能說大陸各國的修士軍養尊處優,出行都靠馬匹,出征必帶大量輜重,造成行軍緩慢,機動能力太差。
如果在山中強行開啟一條路,然後放棄馬匹,步行越過崇山深澗,這樣便可繞過險要的關城。
馬匹只是修士的腳力,對修士對陣並無多少助力。
所以失去馬匹後,只會影響行軍速度,並不影響戰鬥力。
在越過崇山的過程中,即使比敵軍發覺也無妨,大不了就在密林中對陣,以禁軍的個人戰鬥力根本就畏懼邊境守軍。
如果沒發覺,或者對方不理會,那麼就繞道至鎮南關的北門,從北門進攻。
如果鎮南關的北門很空曠,禁軍在其中結成劍陣,然後攻擊對方便很容易成功。
想到這裡,易九霄已拿定了主意,他只要向雲飛確定周國鎮南關北門外的格局即可。
當易九霄將想法告訴雲飛之後,雲飛很是吃驚。
這種辦法他之前連想都不敢想,他相信其他的將領也不敢去想。
雲飛雖然不敢去想,不看好此套戰法,但必須要聽,作為軍人必須要服從。
所以在聽完易九霄的想法後,雲飛說:“回稟大人,我軍的探馬曾經混在商隊中去過周國鎮南關,鎮南關的北門外一望無垠,比我鎮北關外開闊多了。不知大人是否決定採用此方案,如果是,末將願意遵從”
易九霄笑了笑說:“雲將軍,莫急!這是一套新戰術,等禁軍到後,讓他們去嘗試吧。關於此法你暫且保密,別說與任何人聽,我考慮一下細節再說。”
不讓雲飛去做,一方面是當心城守軍的戰鬥力不足。這叢林之戰對軍士的個人修為要求很高,禁軍更為適合。
另外,易九霄心知雲飛並不是很看好他這套戰法,服從只是畏懼他的權威,並非是認同。
他雖然在易國是威名遠揚,但與他並肩作戰過的並不多,只有厲睿和那些禁軍知道。
所以他想借此一戰立威,讓易國的那些將領真正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