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元軍這麼多人,要收拾行裝物品,大軍想要開赴京兆府,顯然還得需要些時間。
那老大的妻子已經將殮師請過來,正在給老者整理遺容。
這家子的親人、朋友還有周邊的鄰居也有許多都聞訊趕過來。
誰都只能是寬慰這兄弟兩個,讓他們節哀順變。只差沒明說,不要抱著去找那些官兵麻煩的想法。
做哥哥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聽著周遭的勸慰聲,眼神變幻個不停。
弟弟上前去關門。
他語氣漸漸緩慢,“要想城內的那些官吏們替我全家伸冤是不可能了,但聽聞宋軍已經快要殺到京兆府,元軍必然自顧不暇。我想揭竿起義,殺進府衙,然後大家大秤分金銀,開倉放糧食。不知諸位叔伯兄弟,可有膽量隨我走這一遭?”
這年頭揭竿起義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好半晌都沒有人接話。
這個漢子說得不錯,宋軍都快要殺到京兆府。這對於他們來說,的確是個揭竿起義的好機會。
終是有人答他的話,道:“就算宋軍殺到,城內也還是有不少守軍的,咱們打得過他們嗎?”
說著他又對著眾人拱手,“諸位叔伯兄弟,我們受盡欺壓半身,總不能讓我們的孩子們,以後也還受那些蒙古人的欺壓吧?”
人群中有一個和漢子看起來年歲差不多的人突然開口,“我早就受夠那些人了!就前年,我老丈人就是被他們給活活打死的!”
一眾人七嘴八舌。
有的則是已經開始出謀劃策,說認識的某某人也受過欺壓,認識的某某人在守軍中當差,可以去試著說服他加入。
他們有些是因為礙著關係,有的是因為本就被欺壓過。而相同的,是他們心中都對元朝的統治有著憤慨、不滿。
周遭眾人都是點頭。
那些因為各種原因而不願意揭竿起義的人,對這點要求自然也是答應。
漢子在他們離開前只說,要是誰願意跟著他揭竿起義,到這麵館來找他便是。
……
劉諸溫到前線後就沒有再退回到指揮所去。
剩下的事情似乎只有硬碰硬了。
劉諸溫在兩個真武境供奉的護衛下就站在街道中央,對著將士們喊道:“諸將士,從軍入伍,你們可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