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目,看起來實在是頗為嚇人了。
但細細去想,趙洞庭也不覺得太過意外。
大宋畢竟有這麼大的疆土,以前大宋未興,這些人或許寧願隱姓埋名,大隱隱於世,小隱隱於林。而現在大宋成為中原諸國中的最強霸主,他們選擇出山,為武鼎堂效力也實屬正常。
如今的大宋朝廷,號召力和之前已是截然不同了。
在將諸路願入武鼎宗門的名冊整理好後,趙洞庭大筆揮下,詔令武鼎堂各路分殿將這些願入武鼎堂的高手、天才全部徵召入長沙城。
他們不似武鼎宗門,以後將成為真正的武鼎堂直屬。當然不能像武鼎宗門那般閒散對待。
而且那些天才尚且都還不具備太強實力,要成為真正的武鼎堂精銳,必須得現在長沙城內經過訓練。
而其餘諸路分佈顯然並不具備訓練他們的實力。武鼎堂最強的那些高手都匯聚在長沙城。
再說那些上元境、真武境強者,他們的實力已經能夠成為武鼎堂中流砥柱,但趙洞庭自然還得對他們進行思想覺悟灌輸。
武鼎堂如今是很正統的權利機構,堂中供奉和官吏沒什麼兩樣。不對他們進行教育,趙洞庭可不敢隨意安排他們差事。
就拿武鼎堂安衛殿來說,那些供奉們都是貼身守護在朝中大臣、大將們身側。若是他們有異心,結果將會是何等的可怕?
上元境、真武境強者突然暴起傷人絕對能讓人防不勝防。
趙洞庭若是不將他們召集到武鼎堂總部進行過培訓、觀察,自是不敢將他們隨便放往諸路去的。
劉公公只在旁邊埋頭寫著聖旨。
等過些時日,他總算是寫完,便喊了門外伺候的小太監進來。
共計數十封聖旨被小太監捧出御書房去。
皇宮內負責傳旨的衙門再度忙得不可開交。
聖旨不是飛鴿傳書,必須是得有欽差正兒八經送到各地去的。
也幸得趙洞庭只是讓武鼎堂諸分部召集那些江湖高手、天才,要不然逐個去通知,更有得他們這些傳旨衙門的官吏忙活的。
僅過不多時,便是數十支傳旨的隊伍出長沙城而去,前往各地。
而趙洞庭在御書房內還並未離開。
眼下六大軍區除去蜀中軍區以外,其餘軍區可見雛形。武鼎宗門、各地高手的事情也都已經處理妥當,但他還有事要忙。
阿星皇在長沙尊自己為天帝,其餘海外諸國會不會效仿,趙洞庭還尤為可知。
或許有的海外島國並不是效仿阿星皇,甚至對阿星皇嗤之以鼻,大宋和這樣的國家之間遲早會要分個高低。
再有那位於高麗半島東側的日本國,趙洞庭終是對其沒有什麼好感。
縱然日本幕府選擇尊他為天帝,他怕也是要讓日本吃些苦頭的。
如此,成立海軍可謂必要。僅僅泉州天殺軍還遠遠不夠。
趙洞庭持著筆,沉思良久以後才終是動筆。
柳弘屹鎮國軍區中此時僅僅天微、天孤還有天空軍,連天貴軍都被調往蜀中,增兵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