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給趙洞庭帶來各地願入武鼎堂的高手、天才,以及願成為武鼎宗門的門派花名冊。
這自是又有得趙洞庭操勞的。
不過這件事尚且還不算是特別急切。
趙洞庭在見過諸路名單以後,只是傳旨於各路安撫使,讓他們先行調查這些高手、天才以及門派的底細。
大理。
劉諸溫、張紅偉還有苗成仍舊駐軍在大理皇城之內。
軍卒們只是在軍營內操練。
對於皇城內的大理百姓而言,大宋禁軍進城以後,和進城之前似乎並沒有什麼兩樣。
見得大宋禁軍始終沒有出營打算,自是讓得他們稍稍放心。
崇聖寺有高僧離寺,到大理皇城求見劉諸溫等人。
他帶來崇聖寺的決定,只對劉諸溫等人說糧食已經準備妥當,請劉諸溫等人派遣士卒前去搬運。
大宋禁軍終是離營。
數百輛糧車浩浩蕩蕩往崇聖寺。
然後從白天到黑夜,糧車陸續不斷回往大理皇城,就未斷絕過。
而見著大宋禁軍個個甲冑森嚴,自也沒有不長眼的小毛賊敢來太歲頭上動土。
皇城內百姓們議論紛紛。
崇聖寺竟是給宋國軍卒糧食。這無疑能代表崇聖寺的態度。
難免有些百姓對崇聖寺頗有微詞,甚至是出言中傷。
但大部分百姓都對此持著理解。
這除去他們本就是佛門信徒,崇聖寺在他們心中地位頗為崇高以外,也是因他們知道崇聖寺沒得選擇。
整個大理皇城周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崇聖寺。
宋軍沒理由不逼他們表態。
而寺內那些高僧們,難道還能率著僧眾和宋國軍卒廝殺起來不成?
不可能勝的。
佛門有好生之德,總不能讓寺內的僧眾們白白去送死。
再者現在連皇帝都跑了,還有什麼必要去和宋軍拼死拼活的?
段麒麟直接放棄整個大理,或多或少讓這些大理百姓們早就寒心。
不過這說起來倒也不能怪段麒麟。
他又不是在大理長大的,興許,心中並沒有將大理看得不可或缺。甚至,他的根應該是在蜀中,在鬼谷學宮。
廣南西路宜州。
吳阿淼帶著四品誥命夫人柳紅跋山涉水以後,終於是趕到這裡。
他們途中經過靜江府,帶著趙洞庭的密旨。柳弘屹很給面子,竟是撥給吳阿淼五百靜江府守備軍撐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