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西路境內。
張紅偉、劉諸溫等人到得宜州境內。
可是那支大理軍卻是在接近宜州的時候又做折返,突然向著橫山寨而去。
劉諸溫等人知道柳弘屹大軍此時就在橫山寨外,怕起遭遇不測,自是連忙率軍又趕往橫山寨而去。
看似風平浪靜的大宋各邊疆,實則暗流湧動。
而在這個時候,還有不妙的訊息傳到長沙。
這密信乃是軍情處暗探從元朝境內臨安府傳來。
有十萬元軍水軍聚集於臨安府港口,準備沿海路攻宋。而且領軍主帥乃是元朝中威名赫赫的大帥阿術。
元朝這怕莫是真要傾力而戰了。其和大理要覆滅大宋的決心,哪怕是趙洞庭也為之感到驚訝。
在御書房內看過這封信以後,趙洞庭拍案而起,臉上浮現怒容。
但隨即,卻又緩緩坐了下去。
他在書案上的宣紙上寫了兩個字,理和元。
他不知道段麒麟和忽必烈兩人到底是透過怎樣的利益交換達成的共識,竟然都願意在這場覆宋之戰中不再保留餘力。
難道等滅宋以後,他們兩朝還能隔江而治不成?
趙洞庭絕不相信這個。
且不說忽必烈宏圖大志,本就是極愛攻伐的君主。便是那段麒麟,也絕對不是會只甘願和元朝隔江而治的人。
段麒麟還年輕。
他定然也有著他的勃勃野心。
趙洞庭心中偶然劃過靈光。
只是很快又黯然下去。
元朝在大宋之北,大理在大宋之西南。大宋的地理環境註定他沒法聯理抗元,或是是聯元抗理。
因為他總不能讓元軍或是大理軍從自己的國境中過去。
國與國之間,是很少有信用可言的。
最終,趙洞庭只傳信文天祥和福州守備軍區,提醒他們元朝海軍即將進犯大宋海岸線之事。
同時他還傳信給廣州守備軍區,讓其軍長速速率軍馳援福建路沿海。
相較於亂民之禍,元軍海軍的威脅力無疑更大。起碼,亂民還有社安部和守卒鎮壓,但福建路內,卻是抽調不出多少兵力了。
而等得這幾封信傳出去以後,趙洞庭又寫書信,讓信鴿豢養司傳往了西夏。
眼下自北面攻宋的新宋軍已經被驅趕到夔州路內深處,這對西夏而言絕對是個良機。
只是,趙洞庭卻也有些擔心李秀淑那個深不可測的娘們未必肯答應出兵。
是以他在信中的措辭頗為懇切,甚至明言,只要助他滅掉新宋。他日後定然顧念舊情,有生之年不對西夏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