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營計程車卒自然是有些意外,然後不耐煩地驅趕道:“去去去,都去別處玩鬧去!元帥豈是你們說見就能見的!”
這個時候李望元並未復辟登基,是以軍中士卒也沒以陛下、皇上這樣的稱謂來稱呼他。
小乞丐們卻是不走,仍舊只是大喊。
守營計程車卒們更是不耐煩,持著槍道:“再胡攪蠻纏,老子修理你們信不信?”
這到底是將小乞丐們給嚇住了。
許多小乞丐忙不迭地向著後頭跑去。
而有一個,卻是抬手將那封被他攥得皺皺巴巴的密信拋給士卒,吐吐舌頭道:“這封密信,是交給你們李元帥的。”
然後,便也一溜煙跑了。
有士卒撿起密信,沒當回事,隨手就要扔掉。
“慢著!”
這時百夫長卻是出了聲,道:“將信給我看看。”
他從士卒手裡頭拿過信,卻是有些疑惑,心裡思量著,“小乞丐怎會有這樣的信?他們哪來的綢帶?哪來的印泥?”
這顯然不太像是小乞丐們的惡作劇。而且,以小乞丐們的膽色,怕也不至於敢拿大軍開刷。
思量過後,這百夫長道:“我去見元帥,你們在這裡好生守著。”
他覺得,這事還是要稟報李元帥的好。
說著,百夫長便往軍營內走去。
營內帥帳。
李望元穿著光鮮甲冑,頭戴纓盔,揹負披風,可謂威風凜凜,再也看不到以前那般眉頭深鎖的木訥模樣。
他端坐在帥位之上,而帳內下首,則多是些垂垂老矣的文人,還有的則是些青年。
這些人,都是西夏的舊臣,或是舊臣後代。
他們也是李望元的根基。
李望元、李秀淑等西夏皇室被軟禁在大都的這數十年,這些西夏皇室死忠還在不斷為西夏復國而奔走。要不是有他們,單以李望元,顯然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控制住西夏舊地,且連帶著讓鳳翔、臨洮、利州東西兩路的元軍都反出元朝。
百夫長走到帥帳門口,跪倒在地,“稟元帥,營外有群小乞丐送來一封信,說是交給您的。”
他雙手放在頭頂上,手中是那封皺巴巴的密信。
李望元微愣,放眼望過去,淡淡道:“呈上來吧!”
百夫長站起身走進帳,邊走還邊不忘解釋,“末將覺得小乞丐們應該不會有紅綢帶和印泥,有些蹊蹺,所以才拿來給您過目。”
李望元也不多說,只是站起身上前接過信。
開啟看後,臉上頓時露出極為欣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