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夢的歷史淵源與時代內涵
2013年5月4日,***總書記在同各界優良青年代表座談時強調,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巨大復興終將在寬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1)從歷史角度分析,中國夢喚醒了人們深沉的記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拓展。
歷史是照亮現實、照亮未來的鏡子。縱觀歷史,中國經歷了歷史上的光輝時代,如漢唐時代;也經歷了衰落時代,如明朝中葉以後到清朝康熙時代。1840年鴉片戰鬥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開端了屈辱的歷史,從此也開端了民族復興的歷史,也就是開端了中國夢的歷史。此後,經過無數仁人志士170多年的奮鬥和努力,現在到了快要理想成真的時候。可以說,中國夢是在中華民族的深沉記憶中孕育而生的,它生長的土壤是屈辱的、苦難的,因而也是動人心魄、撼人心魂的。
就本質而言,實現中國夢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不是牴觸的,而是同一的,其根本都在於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國民幸福,都是保持和發展中國特點社會主義事業的內在需要。作為當下中國社會的最強音,中國夢是全國各族國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尋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成果,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動力,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指明瞭前進的方向。同時,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一樣,也同樣面臨我國如何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時代課題,需要解決當前改革發展建設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這些都需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基礎原理予以領導、引領實踐。因此,中國夢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拓展了新思維、開闢了新境界、指明瞭新方向。
(2)從現實角度分析,中國夢照亮了民族奮鬥的過程,是中國道路、中國精力、中國氣力的新導向
改革開放40餘年以來,在對新中國成立70餘年不斷摸索的經驗進行總結、對鴉片戰鬥後的170餘年的發展過程進行梳理、對中華民族5000餘年的長久文明進行傳承的基礎上,我們找到了中國特點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實踐證實,這條道路是成功的、正確的,也是來之不易的。如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巨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夢以國家強勁發展為現實支撐,照亮了中華民族艱苦精彩的奮鬥過程,因而是激動人心、振奮人心的。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力,必須凝聚中國氣力。實現中國夢,中國道路是最佳道路,中國精力是內在靈魂,中國氣力是動力源泉,這三者就是“中國夢”理想成真的根本保證。中國特點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基礎原理同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相聯合而形成的,是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和諧幸福的道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巨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中國精力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共同依託、共同傳承的文化精力、價值觀念的總和,包含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力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力,是凝聚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增進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壯大精力動力,也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巨大復興中國夢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中國氣力是56個民族大團結、13億中國人匯聚而成的磅礴氣力,是一股奮勇拼搏、開闢創新的氣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巨大復興中國夢的氣力之源、成功之本。因此,以中國夢這一目標導向為引領,必將譜寫中國道路、中國精力、中國氣力的新篇章。
(3)從未來角度分析,中國夢刻畫了國家發展的藍圖,是建設中國特點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佈局的新請求
中國夢是強國夢、復興夢、幸福夢。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分辨以建黨一百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作為時間節點,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要害歷史節點,表明實現中國夢是一個長期奮鬥、持續奮鬥的過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巨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巨大的理想。這一理想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凝結,是中華兒女共同期盼的縮影,刻畫出國家發展壯大的宏偉藍圖,因而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
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是黨和國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績。建設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總佈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巨大復興。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佈局請求科學兼顧我國各項改革和建設,有力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著力推動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相互增進,保持和發展中國特點社會主義。中國夢是富強中國、民主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俏麗中國的有機同一,與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總佈局之間遠相呼應,體現了在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總佈局下系統推動各項建設、改革、發展的內在請求。
二、中國夢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理想。當代大學生作為最富有朝氣、最富有理想的青年群體,應積極、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和使命,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巨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理想。
(1)中國夢請求當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心,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道路自負、理論自負、制度自負
中國夢是黨的執政理念的昇華,是全國各族國民的共同理想,也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堅固建立的遠大理想。這就請求當代大學生應保持用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理論系統武裝頭腦,堅固建立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建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個人夢與中國夢有機聯合起來,把理想信心與理性認同科學理論、正確認識歷史規律、正確把握基礎國情有機聯合起來,把個人品德的錘鍊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有機聯合起來,做一個放眼世界、關心國家,志存高遠、尋求執著,信心堅定、胸襟寬廣的人,加強對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道路自負、理論自負、制度自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和**的信仰、對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信心,以實際舉動踐行中國夢,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敢於擔負的棟樑之材。
(2)中國夢請求當代大學生練就過硬本事,保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加強勤於學習、擅長研究、勇於實踐的思想自覺、舉動自覺
中國夢既體現了國家意志,又表達了13億中國人的願看,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當代大學生的素質與本事是影響實現中國夢過程的直接因素之一。這就請求正處於學習黃金期確當代大學生應愛護美好的大學時間,把學習作為重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力尋求、一種生活方法,天天比別人努力一點點,埋頭苦讀、刻苦研究,勤于思考、擅長總結,將自己造就成為基礎紮實、知識廣博、業務精通的複合型人才,為自己揚帆遠航、搏擊青春供給持久動力與能量。保持三個面向,不斷更新知識、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創造新知、運用真知,控制真才實學,加強本事技巧,積極、主動在踐行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熔爐中奉獻青春、奉獻才智,積極、主動在現代科學技巧的學習和運用中、在迎接新技巧革命的尋釁中擔負重任,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中堅氣力。
(3)中國夢請求當代大學生勇於創新創造,以敢為人先的銳氣、艱苦奮鬥的精力、持之以恆的韌勁,爭做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自強者、踐行者
無敵小皇子 最新章節 論論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