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擰著帕子,揚起了她那慣有的千迴百轉的動靜道:“要說這男人啊,不管是納妾還是娶妻,還是不能找年歲差太多的。這郭家就是個例子,聽說那小妾還不到二十,比老將軍的孫子孫女都小,這能留得住嗎?不明擺著的事兒嘛!”
紅氏笑了一會兒也開了口道:“確實,什麼事兒都得有個度,一旦做得太過了就容易遭到反噬。二夫人今日沒過來,想必也是聽著了街上的傳聞,急著去郭家打聽去了。”
她說著話,瞅了老夫人一眼,見老夫人臉色不是太好看,似乎也不是因為郭家的事,而好像是自身原因心情不好。於是趕緊就轉了話題:“罷了罷了,都是別人家的事,咱們聽一樂呵也就得了,要是還想再聽,就請了老夫人自己上街聽去。”一邊說一邊站了起來,端端地給老夫人行了禮,“妾身帳房那邊還有事務,就先去忙了,母親歇著吧!”
老夫人點點頭,讓紅氏走了。
紅氏這一走,別人也坐不下去了,接二連三地跟著一起走了。林氏臨走前請了假,但不是上街去聽八卦,是想去天賜鎮看看白燕語。
老夫人同意了,畢竟隔個七八天林氏就要往天賜鎮去一次的,她也習慣了。
如今府裡頭這些女眷,白興言只看中大葉氏,只寵愛那兩個新來的妾。對於紅氏和林氏基本採取的就是視而不見的態度,就跟府裡頭沒這倆人似的。
可實際上,要論長相,別看那兩個新來的年輕,但她倆還真就沒有紅氏好看,也沒有林氏嫵媚。老太太知道,她兒子這是瞎了心了,根本不是想好好過日子,而是還在做從前那個春秋大夢,還想著將來有一天自己能當國丈,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會聽他的話。
老太太覺得她真是生了個傻兒子,因為他都不明白,有了白鶴染和白蓁蓁這兩個爭氣的女兒,他將來當國丈那基本本上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皇位再怎麼跑都跑不過九十兩位皇子的,兩個女兒都是正妃了,那不是未來的皇后是什麼?
不過老太太也明白,她這個兒子啊,要的不單單是國丈之名,他要的是國丈之實,他是想當東秦背後的土皇帝,想的不只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他是想萬萬人之上啊!
老太太站起身,由李嬤嬤攙扶著繞到後堂,在軟椅上坐了下來。
李嬤嬤問她:“老夫人要不要吃點兒東西?您早上吃得太少了,新烙的肉餅就吃了兩口。”
老夫人擺擺手,“吃不下,沒什麼胃口,一會兒捏幾塊兒點心也就得了。你也別跟我這兒侍候了,收拾收拾,出門去轉轉,聽聽街上都是怎麼說的。郭家這事兒透著懸,你說它是假的吧,滿大街都在傳,也不像是假的。你說它是真的吧,按說這種是家醜啊,家醜是怎麼傳的滿城皆知的?分明就是有人在有意散佈。你出去打聽打聽,咱們心裡也好有個數。”
李嬤嬤點點頭,“行,那老奴這就去,一會兒讓底下的人給您端點心進來。”
李嬤嬤領了命令,匆匆就走了,不一會兒工夫就有小丫鬟送了點心進屋給老夫人。
但老夫人沒留人侍候,只是讓把點心擱在桌上,下人都打發了。
其實她沒有那麼八卦,郭家出不出事她一點兒都不好奇,之所以還是打發李嬤嬤出去轉,只不過是想把自己給騰出來,一個人待會兒。
今兒是白明珠的生辰,兒的生日孃的苦日,早年間,在白明珠剛進宮那幾年,每到這個日子她都會接著女兒從宮裡送出來的好物件兒,她心甚慰。
可惜這種欣慰卻沒持續幾年,大葉氏進門後,白明珠就送過一年,後來就不再送了。反過來到是老夫人從國公府往宮裡送東西,為她慶生。
如今,兩頭都不用送了,白明珠被打入了冷宮,誰都見不著。
老夫人重重地嘆了一聲,掉了幾滴淚,她抬手擦去,起身離了錦榮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