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研究院,分多個型別。
最出名的當屬:科學院、工程院、社科院。
一個研究科學技術。
一個研究工程技術。
一個研究哲學經濟。
互不統屬,各研究各的。
其中,科學院和工程院合稱‘兩院’,擁有上千名華夏科學界最頂級的研究員,又稱‘院士’搖籃。
下午兩點。
徐教授懷揣保溫杯,乘坐拉風的大紅旗,在飛機引擎轟鳴聲中,來到工程院。
等待多時的武備老者,看到如此派頭,暗自有些懷疑,如果再給這廝提兩級,下次見面怕不是要坐飛機。
“老爺子,您的專車,我已經讓人送到濰北試驗場。”
“以我級別,哪能坐這種規格的轎車,再說,我也買不起。”
“紅旗汽車已經申請到官方用車標準,省級董事長以上均可配備防彈版大紅旗,另外根據榮譽、功勳,進行抵扣車款,您剛好符合。”
“真的?”
“我說話,還能有假?”
徐飛跟武備老者交談著,在警衛員引領下,前往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部。
其實,雷達通訊一體化專案,本應該交個科學院,畢竟那邊主要研究科技。
但工程院新組建,上級部門又比較重視,在資訊電子領域,包括雷達涉及的機械與運載領域,反而這邊人才比較多。
不多時,走進資訊中心。
堪比籃球館的房間內,坐滿了形形色色的人。
從前向後,髮色由白變成灰。
從內到外,裝束從白大褂,變成全副武備的綠衣。
而主席臺上,一個防彈玻璃樣式的四方形器皿中,擺放著兩塊通體漆黑的積體電路板。
左側做工精緻,火柴盒大小。
右側略顯粗糙,整體猶如錢包。
無疑,前者是施特勞斯留下的‘雷達模組部件’,後者是研究員自制的‘彷製品’。
另外還有一套纏繞各種線路的轉接裝置,以及一臺迷你雷達,似乎用於測試兩者的效能。
其實,從基地模組拆卸的部件,只要用法正確,離開基地50公里半徑,也可以使用。
比如超級電容。
當初裝入大紅旗,特意將車開到黃泥崗100公里外,結果完全沒問題。
比如蘭董出門旅遊,隨行的海豹突擊隊,透過張世仁拿到的‘豹突擊隊武備套裝’,即便離開1000公里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