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閉關這些年,天庭當中可有什麼變故?”清幽無比的天河水府當中,雲中君的雙眼豁然睜開。
雖然體內的詛咒,尚未被徹底的沖刷乾淨,但陡然之間爆發出來的一陣前所未有的心神不定之感,卻是直接將雲中君從閉關的狀態當中驚醒。
而在甦醒過來的那一剎那,雲中君的雙眼便是直接睜開,以望氣術從整個天庭當中掃過。
在望氣術觀察之下,天地的氣運雖然依舊是勃發無比,但原本渾如一體的氣運,卻是隱隱之間分成了一個不同的分支出來,便如同是一株筆直的參天大樹上,突然之間分化出了無數的枝幹來,往不同的方向蔓延一般。
而在這不同的分支當中,在這些分支的空隙之間,又有無窮無盡的灰黑色的劫運之氣充斥於其間,和隱藏於天庭內部的劫運之氣交相呼應,勾動著那劫運之氣蠢蠢欲動,一副隨時都會爆發出來的局面。
雲中君的目光順著那些分支當中最大的一條落下去,其落點,只見得其落點,赫然便是紫薇帝君紫機宮。
“這是怎麼回事?”雲中君看著紫機宮的方向,他沒有記錯的話,紫薇帝君,應該便是他們為了釣魚所選出來的魚餌才對。
當時,天帝大婚,為了掩飾帝君的秘密,同時也將隱藏於天地之間的那些居心叵測之輩被釣出來,他們便是選擇了紫薇帝君,然後白澤親自上門,說服了紫薇帝君,令其扮演因為對望舒帝君不滿以至於‘不顧大局’的角色。
“這算什麼?魚餌長成了大魚,進而至於是要反噬垂釣之人嗎?”
片刻,雲中君的目光又落到了遊離於天庭氣運之外的那些劫運之氣上,就算是紫薇帝君起了異心,但這也只是天庭內部的變故而已,怎麼也不可能導致天庭的氣運之外湧現出無數的劫運之氣來才對。
“看來,這是天地之間又有人不甘寂寞,在暗處謀算天庭了啊。”雲中君的目光當中湧現出一抹陰沉,這樣的大好局面,他又怎能容的人輕易破壞。
“回稟道君,天庭平靜如初,無有任何異常,獨獨之前的時候,有人擴散流言於天地,言天帝陛下有意父去而子繼,後天庭追查流言之源頭,卻是查到了萬壽山的紅雲道君身上。”
“紅雲道君為此也是與天庭有了些許的摩擦,前不久,天庭眾神相商,師道君卻是有意要親往萬壽山和紅雲道君一晤——師道君言,既然紅雲道君認為天庭禮數不周,派去的使者身份低微,無法與之對話,那便由他親自走一遭萬壽山,給紅雲道君一個交代。”
“師北海要去萬壽山?”聽得此言,雲中君當即便是起身踏出了天河水府。
不等雲中君在天河之上露頭,那洶湧而至的詛咒,便是化作無數的鋒銳之氣,將雲中君給逼回了天河當中——在他沖刷自身詛咒的時候,巫族的修行者也沒有閒著,那無窮無盡的詛咒之術,咒殺之法,依舊是綿綿不斷的朝著雲中君扔了過來,這無數萬年以來,雲中君體內的詛咒雖然是被沖刷了一部分,但縈繞於天河之外的詛咒,卻是百倍千倍於之前。
更為恐怖的是,因為縈繞於天河之外的詛咒和雲中君身上的詛咒乃是同源而出之故,這無數的詛咒,只是針對雲中君獨自一人,除了雲中君以外,天庭當中其他的神聖們,任意往來於天河,都不會受到這詛咒的半點侵染,但云中君自己則不然。
——就在之前,雲中君急切直接踏出天庭,氣機浮動之下,雲中君幾乎是當場就在那詛咒的裡應外合之下被撕裂了防禦,然後直接重傷,甚至於隕落!
“師道君現於何處?”雲中君躲在天河水府當中,壓住自己周身上下湧動的氣機。
“師道君已經動身前往萬壽山了。”天河之外的哨探繼續回到。
“什麼!”聽著這話,雲中君的臉色幾乎都是扭曲了起來。
在故往的傳說當中,天地之間曾經有一樁公案,便是因為那傳說當中的鴻蒙紫氣,也即是此時的大羅之機,天庭的師北海與人勾結,將紅雲道君道君斬殺,將那大羅之機據為己有,也正是在這一樁公案之後,天庭才是逐漸的失了人心,由盛而衰——畢竟,作為統御天地的組織,最為重要的品質,便是公正不徇私利。
然而,當天庭為了謀奪那大羅之機而無端端的謀害另一位太乙道君的時候,這天地之間還有誰會相信天庭的公正?當天地之間的生靈不在對天庭報以信任的時候,自然也便是天庭人心離散的時候。
“必須要阻止師北海和紅雲道君的見面。”這一刻,雲中君的心頭,只剩下這樣一個念頭——雖然他對於此世的師北海極其瞭解,相信師北海不可能做出因為那大羅之機而謀害紅雲道君的事,但架不住此時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處謀算起了天庭,一旦師北海踏入萬壽山中,就算是師北海真的不曾和紅雲道君發生什麼摩擦,但架不住其他人會在背地裡挑事。
而且雲中君可以保證,只要師北海出現在萬壽山中,那不管師北海願意還是不願意,也不管紅雲道君願意還是不願意,那萬壽山中,都必然會有變故發生,至於說這變故會有多大,那就得看那些在背後謀算之人,到底想要藉此達成怎樣的目的了——至於說最壞的局面,無疑便是師北海和紅雲道君因為那‘大羅之機’而起了紛爭,最後以一人隕落告終……
雲中君的目光落到萬壽山中,望氣術之下,整個萬壽山,都被那無窮無盡的劫運之氣給籠罩了起來。
“該怎麼辦!”雲中君的心臟劇烈的跳動起來,就此刻的局勢而言,要攔下師北海,只有他親自出現在師北海面前才行,但這湧動於天河之外的無窮無盡的劫運之氣,卻是化作了一道天塹,畫地為牢的將雲中君給封鎖於天河當中。
有史以來第一次,雲中君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一定的懷疑——雖然早早的察覺到了天河周遭的籠蓋的詛咒之氣,早早的就被這詛咒之氣給‘禁錮’於天河當中,但對於這詛咒之氣,雲中君卻一直都未曾理會。
畢竟,一旦他試圖清掃這詛咒之氣,那麼巫族必然就能夠知曉,雲中君已經是察覺到了他們在暗地裡的手段,如此一來,他們想要繼續謀算雲中君的話,就必然會再換另一種手段——而云中君,必然也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來應對巫族的謀算,也正是如此,雲中君才是明明都被這詛咒之氣給封鎖在天河當中,也依舊是對著詛咒之氣不做理會。
在他的計劃當中,隨著天庭的越發強盛,不堪退出舞臺的巫族,必然會做最後的一搏——而那一搏,便是這一紀元當中最後的量劫,無窮無盡的劫運之氣下,席捲於天河之外的詛咒之氣,會徹底的被那劫運之氣沖刷乾淨,成為那劫運之氣的一部分,而云中君也會在那個時候踏出天河,帶著天庭的力量鎮壓巫族的垂死反抗,再之後,則是太一登臨大羅至尊,天庭永立於雲端之上,而到了那個時候,星辰一脈的神聖們,自然也就隨著天庭同休共存,到那個地步,他才能夠放下所有的負擔,在這天地之間為了‘自己’而活下去,而到了那個時候,也才是他正式的活躍於天地之間,為了自己而打算的時候。
但此刻,看著那湧動於天河之外的詛咒之氣,雲中君卻是不由自主的懷疑起了自己為求一時之清淨,放任這詛咒之氣的蔓延,到底是對還是錯。
“會有辦法的。”雲中君端坐於天河當中,思索起來,自己到底應該要如何才能夠在不被這詛咒之氣侵染的情況下,離開這天河,離開這天庭,及時的趕到萬壽山中,阻止萬壽山的變局,或者說是在萬壽山的變局當中,引導著局面的走向,以避免那萬壽山的變局對天庭造成衝擊。
“詛咒之氣……同源而出……”隨著雲中君心頭越發的急切,纏繞於他周身的詛咒之氣,也是不由得激盪起來,在他的周身上下蔓延著,和他體內的法力,和他的真身勾連得更加的緊密起來,同時也是令雲中君想要驅逐沖刷這些詛咒,變得更加的艱難。
儘管如此,但云中君的心頭,卻絲毫是沒有半點的愁緒,反而是隻有無窮的欣喜——因為就是在他體內的詛咒之氣湧動的時候,靈光也終於是在他的腦海當中湧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