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沙盤
——————————————
......
三十人與三百人選定了。
接下來便是殿試。
楚王懷玉是一個講究的人,他不著急開啟殿試考核,而是給那些合格的人一點準備的時間,也給自己一點準備的時候。
他有才,所以在殿試開始之前,便放出了這次的考題——沙盤。
“是要沙盤演練嗎?”
看來這次的選拔,楚王懷玉應該是想選拔出一些善於謀略,更詳細一點是——能夠帶兵打仗的人。
看出了這點心思的姜衡詢問了張君寶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張君寶無奈的搖搖頭:“在我們這裡打仗向來都是武者的事情!”
意思簡單一點就是——硬碰硬,誰那邊兵強馬壯,誰那邊獲勝的機率便自然多一些。
這是最粗鄙的武夫的想法,真正瞭解了俄謀略的人很清楚,一個指揮對於一場戰局有著怎樣的作用。
武穆將軍便是這樣的打仗和謀略都精通的人,他的小兒子楚王懷玉多半也繼承了這一點,不然不會如此選拔。
而且更讓人驚奇的是——
就在殿試開始的前一天,楚王懷玉親自送來一封親筆信,上面寫著——
最鋒利的劍不能久藏於匣中。
......
短短的一句話,姜衡好似明白他的意思。
這或許是一種隔空的喊話,他未與這位什麼楚王見面過,他們之間唯一的交集應該就是姜衡在文試中的文章以及他在武考中的表現。
至於還有沒有別的,他便不清楚了。
......
殿試開始。
武考與文考分成了兩撥。
卻給姜衡帶來的一個新的難題,那就是兩邊的考試同時進行,唯一能鑽的孔子便是。姜衡,張君寶,彰武三人因為是前三甲的原因,所以放在了最後考核。這就給了他們一點有限的時間去參加武考,這並非是有意的為難姜衡三人,而是一種測試,為了更強大的準備而做出的決定。
武考的地點依舊是在講武堂,文試的地點則是在國子監,看似楚王懷玉不能同時監考。但等待真正進入了講武堂已經安排好的考場時,武考的三十人注意到考場上空一塊如同水晶一樣的眼睛。
“你們在這裡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監視!”
同時剩餘二百七十人也參加這次的武考。
所以之前優越的排名沒有了效果,在進入了考場之後,眾人便發現他們已經踏進了一片小世界當中。
那是一片密佈在廣闊山林中的世界,確切的說更是一處戰場。
中間是寬闊的平原,左邊是波濤洶湧的河流,右邊則是層巒不斷的山脈。
三百人被分作了十個小隊,而之前的三十人自然而然成為了每一個小隊中的領導者。
按照優勢——
姜衡,彰武,張君寶,存在著必然聯絡的三人在一瞬間就成了一個大隊伍。也就是聯盟,三十人的聯盟,對付其餘的小隊伍,這便是優勢。
可是對方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那些講武堂出身的弟子。幾乎在第一時間便聯合了其餘的二十七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