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種新型商務客車現在有兩種配置,分別搭配了三菱的進口發動機和自主改進的國產汽油機.”
“另外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我們可以提供九座和十二座兩種搭配.
另外我們裝配了暖風和冷風,真正的冬暖夏涼,為乘客提供了最舒適的乘坐環境”
一分廠的空地上,擺了十幾輛嶄新的汽車,馬兆先謙虛的給幾位部裡領導和來賓展開了講解。
本來馬兆先是想讓李野來講解的,因為沒有李野,就沒有這兩條生產線,也沒有這兩款新車。
但李野卻拒絕了。
此時的馬兆先比他李野更需要上面的關注,畢竟馬兆先現在還是“代總經理”,上面還有某些人不信任他的領導能力。
總廠今年突遭變故,馬兆先擔任廠長算是臨危受命,
因為馬兆先不是輕汽公司的嫡系老人,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怎麼能讓上萬工人信服,怎麼能一掃輕汽公司的陰霾,帶領這家幾十年的老廠走出困境?
但是一分廠,就是馬兆先能力的證明。
因為馬兆先一直在名義上主持一分廠的工作,按照慣例來講,一分廠的今天離不開馬兆先的“英明指導”。
而跟馬兆先比起來,起碼牛紅章在輕汽公司寸功未立,更加難以服眾。
“各位領導如果有興趣可以上車坐坐,或者開一下試試感覺.”
馬兆先熱情的招呼著薛部等人上了麵包車,裡面的暖風早就開啟了,在這寒冷的冬天裡,內外反差格外的大。
薛部坐上了駕駛座,饒有興致的開了一圈,然後讚不絕口:“不錯不錯,比我以前開過的一些轎車都要好開”
馬兆先馬上說道:“這個駕駛位置是我們根據李野的思路重新修改過的,李野提出了一個駕乘體驗的概念,說一輛好車,不應該讓司機去適應汽車,而是要讓汽車來適應人.”
體驗過冰箱彩電大沙發的李野知道,跟發動機的艱難研發比起來,改善一下駕駛座椅的難度簡直就是小問題,而且回報率特別高,
所以李野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持續的加大發動機等機械方面的研發投入,另一方面在某些方面也下了大功夫。
專門針對內地人體型調整的駕駛區,肯定會取得良好的口碑效果。
“讓汽車來適應人?這話聽起來有點意思.”
薛部笑了笑,忽然問道:“你說的那個李野,他人呢?”
“就在這兒呢!就這兒呢!”
馬兆先趕忙朝著不遠處的李野招手,把他喊了過來。
李野仗義,把馬兆先推到薛部等人身前露臉,但馬兆先也不是沒個逼數的人,文慶盛把他派過來又是晉升又是提拔的,他還真以為是自己能耐了?該幹什麼自己不知道嗎?
李野微笑著走了過來,對著部裡的幾個人微微鞠躬,既不倨傲,也不謙卑。
薛部伸手點了點李野,笑著道:“剛才聽馬經理說你的思路不錯,你給大家解釋解釋,為什麼要讓汽車來適應人?而不是人來適應汽車?”
李野笑著道:“因為讓汽車適應人,可以督促我們這些汽車人不斷進步,我剛開始開車那會兒,開的是東風140,開一天車就感覺很累,
但我的師傅卻說我‘不知足’,說讓我開一天老解放之後再說累不累,我就覺得既然汽車能做得更好,能讓駕駛員不累,怎麼能說駕駛員不知足呢?”
“後來我才理解,這是看待問題的立場不同,站在一個駕駛員的立場上,有什麼車就開什麼車,他們沒有改變的能力,
但是作為一個汽車人,我們卻有能力精益求精,有責任讓駕駛員更輕鬆,有義務讓乘客更舒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呵呵呵呵,你的志氣不小,不過年輕人就是應該有志氣.”
薛部摸著方向盤感慨的道:“我開的第一輛車,就是你說的老解放,雖然開一天下來確實很累,但我們那時候可沒有叫苦,因為在老解放之前咱們沒有自己的卡車,那時候的老解放,就是我們的志氣.”
聽著薛部的敘說,李野禁不住的立定、站好,謙虛的體會對方的心情。
在進入北大之後,李野曾經以義務勞動的方式開過幾個星期的老解放,那滋味別說多難受了,簡直就是工業垃圾。
但是對於薛部這些人來說,那時候的老解放,可是一個農業國邁向工業國的象徵,也是大家努力向前的信念所在。
而現在這個信念,要繼續由李野這一代人堅持下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部裡的另一個人忽然問道:“李野同志,我有一點不太明白,你們為什麼給這種麵包車,起了個商務客車的名字呢?”
李野輕輕的笑了笑道:“因為這種車在海外,主要就是用來商務接待的,我第一次坐這種車,就是三菱公司接待我們去他們的工廠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