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文樂渝的預產期已經近了,李野開始抓緊處理手頭的事情,把各種生產流程理順,免得到時候兩頭顧不過來。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是把自己忙的跟驢似的轉個不停,而是短時間不在單位的時候,單位能夠順暢生產,但如果自己長時間不到單位,又缺了他不行。
這天李野正在跟陸知章商量著再次擴產的事情,負責供應的潘大川敲門走了進來。
“廠長,總廠那邊又出么蛾子了,說下個月沒辦法給我們供應兩千臺車架,而且每臺還要漲三百五十塊,從明天開始調價.”
李野奇怪的道:“漲價三百五十塊?還從明天開始?漲價的理由是什麼?”
車架又稱大梁,搭配上車橋、輪胎等配件就是汽車底盤,而輕汽公司一直為全國五十多個汽車改裝廠提供130的車架和汽車底盤,
所以車架也算是輕汽公司的“拳頭產品”,一分廠近水樓臺,自然是從總廠直接劃撥車架,月底一起算賬,反正一分廠每個月要上繳利潤,對沖掉就好了。
但突然間漲價三百五十塊,這麼大的漲幅,沒有個合理的解釋是說不過去的。
潘大川氣哼哼的道:“他們說材料漲價了,但我已經託人打聽過了,幾個汽車改裝廠採購咱們廠的車架,一個子兒沒漲,至少明天不漲。”
這就是挑事兒了。
李野伸手就去摸電話,問問是誰又要作妖,但是卻被陸知章搶了先。
“小潘你先去忙吧!”
陸知章一邊撥打內線電話,一邊示意潘大川出去,等到潘大川走了之後,陸知章卻又把電話放下了。
李野有些不解,看著陸知章道:“怎麼了老陸,這事兒不需要問個明白?”
陸知章微笑著道:“我不問也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就是看咱們眼紅唄!
你信不信我這會兒打電話過去跟他們說車架的事兒,他們一定會提咱們的發動機和變速箱?”
“.”
雖然李野跟陸知章說了吳慶義去昌北求購變速箱的事情,但不管怎麼說,陸知章有著一個管理者的敏銳直覺。
總廠那邊剛剛出招,他這邊就全看透了。
李野笑道:“那你認為該怎麼解決?”
陸知章笑道:“解決個屁,他們想的也太美了,車架這玩意兒又不像咱們採用的發動機和變速箱,蠍子粑粑獨一份,拿捏誰呢?
反正別的兄弟單位又沒漲價,咱們要麼暫時變通一下,要麼尋求別的供應單位,反正不能隨了他們的意。”
“.”
“這可怪不得我們要吃裡扒外嘍~”
李野忍不住笑了。
如果這會兒陸知章跑過去跟總廠那邊嘰嘰歪歪的一通爭吵,到最後大機率還是要滿足對方的一部分意願,那還不如裝糊塗呢!
【總廠供應不足,我們從外面採購,沒毛病啊!】
一分廠可以從總廠調配車架,也可以從其他的改裝車採購車架,雖然可能要加個幾十塊的居間費,但總比被人牽著鼻子走強。
甚至說某些有能力生產130車架的小廠,還找不到一分廠這樣的大客戶呢!
不過陸知章和李野不接招,那邊卻沉不住氣了。
一個星期之後,總廠召開生產管理會,把陸知章、李野和賴佳儀都給召過去了。
等兩人到了會議室之後,發現今天來參加會議的人非常多,會議桌兩邊坐不開,貼牆又排了幾十張椅子,坐的滿滿登登全是人。
李野和陸知章對視一笑,都有了心理準備。
因為兩個人的座位安排很有講究,隨時都會聚集百分之九十九的目光,堪稱全場“壓力位”。
而總廠的科長、副科長都來了,但一分廠就通知了他們三個過來,待會兒要是出現什麼有關一分廠的話題,兩個人可有的解釋了。
嗯,李野和陸知章都覺得,賴佳儀是不會給兩人分擔壓力的。
人到齊了之後,老大就開始發言,開口就非常的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