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活得狹隘,有人活得豁達。
何必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長孫家只要稍稍放下身段這個坎不就是過去了。
陽光照到這片長安地界,涇陽的早晨很靜謐。
偶爾還能聽到幾聲犬叫。
李義府按照李正的要求,找人入住涇陽。
每日來遷居的人並不多。
李義府看著人去縣衙登冊造案。
可這每日也就這麼幾戶人家,就等著這麼遷,要多久才夠。
當今陛下又不肯,涇陽縣侯又不肯入朝為官。
正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李正和當今陛下過不去。
當今陛下又和李正過不去。
李義府感覺到自己的心累,到頭來這種苦活累活還得自己幹。
李正和李泰一人端著一碗麵坐在家門口吃著早飯。
李恪帶著一個人而來。
“李正,我給你帶了一個人過來。”
吸溜著麵條,李正扭頭就見到了來人,這人不是當初和李崇義一起來見自己的那個人嗎?
許敬宗上前一步稍稍行禮說道:“在下許敬宗見過涇陽縣侯。”
一口氣把麵條吸溜進口中。
李正咀嚼著嚥下問道:“你就是許敬宗?”
許敬宗點頭,“縣侯認識我?”
李正放下手中的碗說道:“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許敬宗,我怎麼可能不認識?”
許敬宗也是一臉疑惑,自己什麼時候大名鼎鼎了?
“你出身高陽縣許氏,年少的時候就頗有才名,前隋大業年間就被封為了淮陽的書佐,你父親被亂軍給殺了之後,你就投奔了瓦崗軍,成了李密的秘書,就是記事。”
聽著這些話,許敬宗看著李正的目光開始警惕起來,李正也不過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怎麼知道自己這麼多事情?
“後來你就被看重成了秦王府十八學士,沒有什麼功勞,所以也沒被重用,就是名聲不咋滴,下場也不是很好。”
聽到李正說起自己的名聲,許敬宗連忙說道:“縣侯,我與你素不相識,為了一見面就要汙在下的名聲,在下在朝野的名聲還是挺好的,不信縣侯去打聽!”
為了名聲,許敬宗說得義憤填膺。
古代的讀書人重名聲,要是一個人的名聲壞了這輩子的仕途就無望了。
為了名聲,甚至會和其他人拼命。
說起自己的名聲許敬宗自然要捍衛。
李正尷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我隨口一說。”
許敬宗現在的名聲當然不錯,不過以後的名聲就不咋滴了。
李恪開口說道:“這人昨晚找到我,說是他可以幫助縣侯出謀劃策對付倭國人。”
李正連忙把李恪拉到一旁說道:“蜀王殿下,對付倭國人的事情怎麼可以隨便對別人說。”
李恪回頭看了一眼尷尬站著的許敬宗又說道:“我看這人來找我的時候挺有誠意的,我就告訴他了。”
“你連人家是什麼用心都不知道,就告訴他了。?”
李正唉聲嘆氣,“萬一他把我們告發了怎麼辦?出師未捷身先死!”
李恪一臉認真地點頭,“你這麼一說也有道理,要不我去殺了他滅口?”